河北高三历史期中考试(2018年上期)免费检测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中指出:“所谓大革命,首先必须将其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文中的“组织”、“生产制度”是指( )
A.手工工场 B.垄断组织
C.工厂 D.贸易公司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并且广为流行的语汇或话语。流行语必定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记录着人类生活及其观念的变化。下列能体现20世纪初的时代特征的流行语是
A. 洋务、危机、新潮、革命
B. 改良、维新、立宪、政党
C. 革命、民主、共和、科学
D. 和平、新华、国华、光明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A. 农村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
B. 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 未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D. 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宋士大夫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该言论反映了
A. 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实行均田制 B. 政府在土地配置中的职能已经转化
C. 宋代土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 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买卖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周的国家组织原则是按照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来确定社会等级,政权和族权合二而一,由贵族行使政治统治权。这说明了商周官制的显著特点是
A. “血亲为主” B. “礼法融合” C. “亲贵合一” D. “礼刑并用”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新闻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 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代表对中国的评价
D. 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的评价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现代西方某画家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这表明当时
A. 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B. 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
C. 西方理性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
D. 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技法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普列汉诺夫说:“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这是因为拉斐尔
A. 以擅画圣母像而闻名
B. 信奉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C. 以圣母像反对基督教的修道院
D. 所画圣母像洋溢着母性的慈爱与幸福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做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 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 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C. 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决定亲疏
D.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A. 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 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 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 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①1953年由我国首次提出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④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
D. ②③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则很少,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
A. 东汉 B. 东晋 C. 北周 D. 北宋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开始从宗族组织中分离出来,形成个体家庭。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特别是上层社会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大型的、复杂的家庭形态,并且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到极盛。魏晋南北朝时这种家庭形态迅速发展是由于
A. 推行的选官制度
B. 宗法制度的恢复
C. 战乱破坏了小农经济
D.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C. 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B.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C. 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D.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A. 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 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 "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D. 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控制
17. 详细信息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
C. 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 行政权力日益膨胀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这次美国金融海啸已由华尔街波及全球,令人不禁想起迄今为止最严重的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历次金融危机反复说明,金融资本的趋利性在一定的气候和土壤下会恶性发作。这对于我国当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在于
A.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B.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由的巴黎,它给法兰西作出榜样,尊劳动为至高无上的主人来支配发抖的老板们……”这首法国诗歌反映的是 ( )
A. 攻占巴士底狱 B. 《人权宣言》颁布
C. 第一帝国诞生 D. 巴黎公社建立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余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余”应是指
A. 光绪帝
B. 丁汝昌
C. 邓世昌
D. 李鸿章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之所以说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其主要依据是( )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更紧密
B.全球劳动分工格局首次形成
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D.世界经济已经制度化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
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 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
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 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
23. 详细信息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
——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曾以办学堂来填补科举制的教育功能,但科举在“学堂成效未有验”时突然废除,全国教育乃成一锅夹生饭。不论学堂培养出的新学生是否人才,后来“出任时艰”者的确多是这些人。惟他们在“出任时艰”时能否比科举选拔出的士人更能因应中国面临的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以民国政治的不如人意,问题的答案也许不那么正面肯定。严复就曾批评北洋学堂“弟子无得意者”,“且此不独北洋学堂为然”。至此,读书人“无用”的潜台词呼之欲出,反智倾向或即因此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而且,蔡元培等多强调读书与做官分开,但若学堂仅为教育机关,而不再是官吏养成之地,则有良好训练的官吏又从何而来?士大夫既不从士来,传统的官吏生成方式即只剩“出将入相”一途。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似乎已成必然之势。那时有人谈选女婿的标准,要“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报人王新命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此外,传统中国士人多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最后多半要还乡。废科举后读书人则基本于城市定居,不再讲求叶落归根,则城乡渐成分离之势,而乡村中读书人比例的降低也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出现“土豪劣绅”的可能性转增。
——改编自罗志田《清季社会变迁与民国政治:科举制改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废科举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英国最典型。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英国农业与同时期的中国农业相比有哪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