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半期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1. 详细信息
某学校举办“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倾听了汉语言文字和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讲座,参观了书法展和对联展,观看了戏曲演出,很有收获。请阅读小明同学所写的感想,完成下列小题。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三千年间,我国重要典籍均为文言。各个时代的作品特色鲜明,如诸子百家散文、汉赋、魏晋人物志……有的质朴无华却nài( )人寻味,有的大气恢弘令人心旌动荡,有的幽默诙谐让人 ① (忍俊不禁 情不自禁)。各个时代名篇迭出,《逍遥游》《洛神赋》《兰亭集序》《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一篇篇文言佳作仿佛从天上瑶池中 ② (迸溅 迸射)出的仙露琼浆, (甲) 。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集合起来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 (乙) 。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血脉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
与图像相比,文言有自身的优势。图像直观、没有余味,文言的抽象性则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较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 (丙) 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空间,品读文言的过程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的过程。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形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居住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用文言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放眼古今中外,思乡的诗文千千万万。用古老的文言吟诵出来的绝唱,最能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隐痛。
面对如此绝唱,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深刻反思:时下国人言语之粗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如果将来有一天文言在中华大地上成为鲜为人知的语言,那将不只是一种遗hàn( ),更是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之源已经断流,精神之根已经枯死。到那时,我们的文化生命何以延续?
【1】下面对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仙露琼浆qóng 鲜为人知xiǎn 奈人寻味 遗憾
B. 仙露琼浆qióng 鲜为人知xiǎn 耐人寻味 遗憾
C. 仙露琼浆qóng 鲜为人知xiān 耐人寻味 遗撼
D. 仙露琼浆qióng 鲜为人知xiān 奈人寻味 遗撼
【2】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①处和②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忍俊不禁 ②迸溅 B. ①情不自禁 ②迸射
C. ①情不自禁 ②迸溅 D. ①忍俊不禁 ②迸射
【3】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甲)滋养了世代中国人 (乙)饮之令人沉醉 (丙)文言的含蓄和蕴藉
B. (甲)滋养了世代中国人 (乙)饮之令人沉醉 (丙)含蓄和蕴藉的文言
C. (甲)饮之令人沉醉 (乙)滋养了世代中国人 (丙)含蓄和蕴藉的文言
D. (甲)饮之令人沉醉 (乙)滋养了世代中国人 (丙)文言的含蓄和蕴藉
【4】文中画线句作为所在段的总起句,表达有所不妥,请加以改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明同学为了体会文言之美,搜集了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其中,有副对联小明少抄了一个字,请你为他补全。你认为下面四种方案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山不 千秋画
流水无弦万古琴
A. 墨 B. 黑 C. 染 D. 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于右任先生的几幅书法作品。小明评价其中一幅作品为“纵放宕出而回环呼应,潇洒脱俗,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请你判断小明评价的这幅书法作品是

A. 第一幅 B. 第二幅 C. 第三幅 D. 第四幅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观看了戏曲表演。下面是四位同学写的感受,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昆曲细腻温婉,幽远高洁。精致的唱腔柔柔响起,恰若空谷幽兰,萦绕耳畔、心间。
B. 秦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演员扯开嗓子大声吼,能把人的三魂七魄都摄了去。
C.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虚拟性的表演,可以把白天演绎为黑夜,也可以把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面旗子当作是千军万马。
D. 越剧唯美淡雅,极具灵秀之气,流传最广。她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美妇人,行走在大江南北。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明同学的感想里面提到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课文。下列关于本学期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陋室铭》——唐——刘禹锡 《河中石兽》——清——纪昀
B.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C. 《紫藤萝瀑布》——当代——宗璞 《爱莲说》——唐——周敦颐
D. 《伟大的悲剧》——奥地利——茨威格 《阿长与〈山海经〉》——现代——鲁迅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
(1)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李商隐《贾生》)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写君子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呈现的画面。
【2】通读全诗,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风存”的具体表现。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 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⑤掉:摆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
②遂反溯流逆上矣
③可据理臆断欤
④尾搐入两股间
【2】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翻译:(寺僧)在水中找这两个石兽,最终没有找到。(他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就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钯,找了十多里,也没有发现石兽的踪迹。
理解:寺僧找石兽,既不了解事物特点,也没有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凭感觉盲目地寻找,所以找不到。
B.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一个讲学家在寺庙中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原理。这两个石兽不是木片,怎么可能被大水冲走呢?”
理解:讲学家的笑,包含着对寺僧的嘲笑和轻视,也反映了他骄傲自大、好为人师的特点。
C.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翻译:这是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子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撞击石头形成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对着水的地方冲刷沙子最终形成坑洞。
理解:老河兵既考虑了石头和沙的特点,又考虑了沙子、水和石头的相互关系,所以按照他的见解,石兽能被找到。
D.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翻译:在下游找石兽,本来就错乱了,在原地找,不是更错乱吗?
理解:一个“固”字,表现了老河兵对讲学家固执己见的批判,和“更”字前后呼应,表现了老河兵的见多识广,以及对自己判断的笃定。
【3】(甲)文和(乙)文共同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两文的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海底两万里》的人物形象鲜明,请你从尼摩、阿罗纳克斯(也被译为阿龙纳斯)、孔塞伊(康赛尔)、内德·兰德(尼德兰)四人中任选两人,结合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人物的突出特点。
10.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中国。端午节的“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对我国端午节起源,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他秉直爱国,政绩显著,却被罢黜,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人怀念他,在每年端阳节时向江心投掷粽子、油糕等食品,用意有二:一是让江中的蛟龙鱼鳖等吃这些食品,免得伤害屈原尸体;二是祭奠屈原,让他的亡灵亦享有人间的食品。另有图腾祭日、镇妖避邪日、伍子胥的祭辰、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等说法。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传说各异,所以除了龙舟竞赛,各地还有很多不尽相同的节日活动,比如: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等。当然,在现代中国,尤其在大城市,端午节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仪式,如挂艾草、涂雄黄等正在被人们淡化。
近年来,受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节日。
(材料二)
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有所不同。中国的端午节只在农历五月初五一天,而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他们所祭祀的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等十二位神灵。
在庆典活动中,有各种娱乐活动,如戴假面具跳舞、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近年来,还加入了跆拳道、足球赛、歌唱现代歌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为传统民俗庆典活动加入了现代元素,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尤其是青年人的积极参与,使传统节日拥有了新的活力。
(材料三)
2005年10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对于这个结果,我国民俗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不是一件坏事”,“但当今增强国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从许多报道看,江陵端午祭的胜出,首先在其传统核心部分仍然保存完好,而且江陵市政府近年来又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大力推广。一位参加过江陵端午祭的中国民俗专家还指出,仅靠传统礼仪的功能是难以将江陵端午祭延续到今天并加大影响力的。 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令国人反思。
【1】(材料一)分别从名称含义、_________、民俗活动、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介绍端午节。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江陵端午祭有哪些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在对待文化遗产上,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野菊花》,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银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hǎng)(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衣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野菊花自有令人叹服的野性。
⑥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⑦有花,她就尽情地开;有香,她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就是这样不禁锢自己,她也从不固守现状。她那匍匐的看似软弱的枝条被折去,更多的芽箭便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循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茂。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窜: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有删改)
【1】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有哪些内涵?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结合内容,分析第④段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甲)第⑥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
(乙)文中第⑨段画线句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菊花色彩缤纷、遍地开放、迎风傲雪的特点,刻画出野菊花鲜明的战胜者形象。
(丙)这篇短文主要讲深秋时节,百花凋谢,野菊花却依然开放。她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奉献,文章表现了野菊花朴素、乐观、顽强的精神。
【4】假如要你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同学丰富的思考,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出你的问题,再提供一个能体现多方面思考的答案。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
12. 作文 详细信息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
请将“原来,我也很___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请你发挥想象,以“来到未来新世界”为题,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9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班级、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