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考试(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河北 B. 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广东、广西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初规定,凡国家遇到军国大事,就由中书省的各中书舍人分别拟出建议,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A. 一定程度限制了皇权
B.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加强了宰相权力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出席“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等。这反映的实质是
A.人民民主
B.天赋人权
C.主权在民
D.君民共主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万民法》:“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材料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A. 重视证据
B. 强调司法程序
C. 具有包容性
D. 缺乏灵活与变通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 公民的身份特权
B. 公民的义务责任
C. 公共事务的意识
D. 参政议政的权利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罗马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所维护的民主共和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与秩序
C. 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D. 不断地改变了近现代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多年,没有人认为我们遇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的变化真正开始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我们被日本人打败了。这主要在于甲午战争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C.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D. 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铲除了封建制度
B. 确立君主立宪制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迫使清帝退位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长征组歌》中唱道:“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全党全军齐欢庆”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式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B. 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C. 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
D. 着力解决了红军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构成基本情况表,这表明

A.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八年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众牺牲
D. 国民政府军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明确规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这一任务的执行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①直接威胁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心
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③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消亡的转折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法案规定,每个议员所代表的选民人数不相同,但行使的权力则完全一样。同时还规定,凡在1年中曾接受教区赈款及其它救济金者,丧失选民资格。这表明此次改革
A. 具有财产资格限制
B. 重视国民平等
C. 漠视选民多寡
D. 体现权力下移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 《双十协定》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有人说,“‘一国两制’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一国两制”和美国联邦制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
A. 都强调中央集权原则
B. 都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C. 都保持地方独立行使主权
D. 都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5. 详细信息
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重大变化)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建设取得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2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二十世纪初,从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两种见解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论析历史分期。
问题:评述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刺史制度
B. 科举制
C. 编户制
D. 察举制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成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鸦片战争 B.中英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3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我们将怎样聊以纪念、回顾、检讨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以求改进,进而揭开辛亥革命的“庐山真面目”。
吕明灼学者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的。
扬天石学者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
评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