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高一后半期历史期末考试在线答题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为中国所特有。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
A. 宰相制度 B. 内阁制度 C. 宦官集团 D. 胡惟庸集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应嬴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中央集权制
D. 皇帝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应该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指的是
A. 罗马帝国
B. 雅典
C. 东罗马帝国
D. 斯巴达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89年,英国颁布了著名的《权利法案》,其目的是
A. 扩大内阁权力
B. 限制议会权力
C. 限制人民的民主权力
D.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 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为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实行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
C. 邦联制
D. 联邦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 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 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 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
A. 法律至上
B. 分权制衡的原则
C. 两党政治
D. 联邦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宪法规定:(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该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法国1875年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美国1787年宪法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不随己愿地遭遇到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坚船利炮的挑战。这次战争开端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也使中国发展现代化的进程被严重滞后。”“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虎门硝烟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A. 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
B. 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 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 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国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A. 永安建制 B. 天京事变
C. 北伐失利 D. 安庆保卫战失利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解析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A. 中日甲午战争
B. 巴黎和会
C. 抗日战争
D. 明治维新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B. 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的朝廷
C. 人民群众迷信鬼神
D.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家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 民主与共和在中国实现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山东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对联反映的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抗战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班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工人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C.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誓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董必武题嘉兴南湖烟雨楼,对联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次会议有关:
A. 中共一大 B. 国民党一大 C. 中共三大 D. 八七会议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彭真同志将井冈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 创建了中国人民军队 B. 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的重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
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问题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 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C. 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D.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主要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证据的是
①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②巴黎公社革命
③十月革命胜利 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 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2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开始战略反攻,挺进中原地区
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 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B.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 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 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校在历史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一道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参加竞赛的部分同学给出了如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C.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曾设想俄国二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后却走上了非和平的道路,这主要是由于
A. 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
B. 外国武装干涉
C. 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D. 七月流血事件发生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1640年英国的伦敦
B. 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
C. 1789年法国的巴黎
D. 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的根本原因
B.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D.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辽朝的“蕃汉分治”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3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教训是
A. 反对个人崇拜
B.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 正确认识社会矛盾
D. 必须健全民主和法制
3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3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4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B.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C.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
D.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4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 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4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C. 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
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4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结束中美长达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
A. 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B. 尼克松首次访华,上海公报的发表
C. 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4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 参与发起建立APEC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北约建立 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欧共体成立
4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 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的、不结盟的
4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由此得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 恢复欧洲经济 B.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C. 实施杜鲁门主义 D. 稳定世界经济
5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怡上来看是如此。”上途材料意在说明
A.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冷战”时期己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5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8江苏卷,历史,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5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53. 详细信息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
54.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在土地分配方面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中的核心是哪一个?
(3)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
(4)依据材料三,结合其实践效果,略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