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1. 详细信息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西班牙不久就开始逐步走向衰落。下表表明西班牙逐步走向衰落的经济原因是
16世纪60~70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

项目

行政开支

宫廷开支

经济建设

军费

还战争债

所占比例

4%~16%

4%~13%

1%~2%

22%~28%

51%~62%



A. 重税政策导致工商业衰落
B. 王室挥霍拖垮社会经济
C. 战争造成巨额财政亏空
D. 经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2. 详细信息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而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如法国、俄国、德国等国家,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忽视农业发展
B. 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C. 工业化推动英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 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基础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这种现象表明
A. 大萧条后人们精神的扭曲
B. 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
C. 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
D.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统计,从1685年到1757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而从1758年到1838年间,仅到中国粤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5107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这主要是因为
A. 欧美工业革命进展迅速
B. 政府对外政策变化
C. 世界市场逐渐得到拓展
D. 民间走私贸易兴盛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对这一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
B. 欧洲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和中心地位
C. 欧洲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尚未波及亚洲
D. 欧洲造就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造就了欧洲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某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洋务企业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
B. 说明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
C. 第一幅画反映的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D. 封建主义应是该经济形式的最大阻力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A. 传统手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B.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沦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类别

比重(%)

年平均增长率(%)

1921年

1936年

轻工业

44.1

30.7

5.46

重工业

54.6

62.9

9.94



A. 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 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 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 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2年,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该公司是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战时经济体制企业
C. 垄断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7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如下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申报》的营销方式十分独特
B. 实业和救国是矛盾的统一体
C. 发国难财的制烟公司不道德
D. 广告内容增添了时代元素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
C. 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 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适应性考试)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
C. “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D. “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 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 B. 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 D. 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这表明当时
A. 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 所有制主体改变
C. 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D. 经济管理体制优化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登了本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见下图)。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B. 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
C.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从实践上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活跃商品经济
C. 对外开放加速了经济模式的有效转型
D. 改革初期“左”倾思想对经济有影响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百家争鸣”从根本上说是“诸子百家”
A. 对社会变革不同见解之争
B. 不同学术观点之争
C. 不同教育观点之争
D. 不同社会阶层之争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春秋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B. “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有利于强化君权
C. “天人感应”体现仁政思想,解决了君主暴政的问题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1.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2. 判断题 详细信息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材料中的“英雄”指的是麦哲伦。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海报通俗易懂地宣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24.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生产力造成的极大破坏。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2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同“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痰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材料二欧洲北部各国的世俗统治者多半并不关心宗教改革的理论,而只关心这些理论作为他们控制教会财产和权力的斗争武器的明显价值……当他们决定取消教廷的司法权时,他们就必须寻找能够表明整个教会无权行使这种司法权的证据,这就使他们与路德及路德的教徒们有了共同点。
——摘编自【英】昆廷·斯金蚋《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源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与路德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2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7~1839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增长到239万镑。……从1846年起开始下降。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79万镑,比1845年降低了1/4。直到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100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同时,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往日之半耳。”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材料三 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
18~19世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期,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新浪网《圈地运动》
材料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18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中描述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时写道:“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在你的茅屋之间看见暴君的手,荒凉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华输出货物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一矛盾现象?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农民的影响
27. 简答题 详细信息
问答题:假如你是一个导游员,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介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