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北地区)中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专为公有制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A.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 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奇迹,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是在
A. 解放战争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 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A. 促进了国民经济有恢复
B. 保障了土改革的完成
C.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 “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广西省上林县志记载,1953年底,互助组发展到741个,参加的农户2522户,占总农户的5.78%.1954年至1955年,全县先后建立了52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底参加互助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80.1%.1955年建立了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高级社达到104个,入社农户达46091户,占全县总农户98.3%.分析这一系列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A. 广西省上林县经历了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几个发展阶段
B. 从1953年到1956年,上林县基本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以上林县为代表,1956年底全国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一五”计划实施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
C. 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D.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见证了时代风云、书写了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依据所学知识判断,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应该为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 《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重工业

钢(万吨)

135

535

296

轻工业

棉布(亿米)

38.3

50.5

32



材料二 1978年~198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简表(单位:吨)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年

3亿

217万

522万

1984年

4亿

626万

1191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材料三 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
——摘编自应佳洁《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发展乡镇企业的作用。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材料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阐述的?
材料三 下面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3)材料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请举出在这一措施实施期间重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举两例)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该法律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材料三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3)材料三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完成于何时?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1956年——1976年的二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不清,一再发生失误。
(4)材料四中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从材料四看,党发生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