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高一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 112 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rnicium”,相应的 元素符号位“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该中心人工合成 Cn 的过程可表示为: Zn+ Pb= Cn+n,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n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53
B.C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7
C.上述合成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
D.Cn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是副族元素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汽车尾气在光照下分解时,即开始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它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NO2===NO+O,2NO+O2===2NO2,O2+O===O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NO2是催化剂
B.在此过程中,NO是中间产物
C.此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O3===3O2
D.光化学烟雾能引起人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HCl 和NaOH B. Na2O 和Na2O2
C. CO2和 CaO D. CaCl2和 Na2S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
A.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B.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C.蒸馏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D.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nR,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子式中有m个氧原子,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为( )
A.H2m-8+nROm B.H2n-8+mROm C.H2ROm D.H2mROm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反应C(s)+CO2(g)=2CO(g)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将C粉碎 ④通CO2气体 ⑤加入足量木炭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全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R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x+m) mol B.(A-x-m) mol
C.(A-x+m) mol D.(A-x-m) mol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可逆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③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微量硒元素(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硒的氧化物以 Se2O3 形式存在 B.硒的氢化物以 H2Se 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H2SeO4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Na3N是离子化合物,它和水作用可产生N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和N3-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
B. Na+的半径大于N3-的半径
C. Na3N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生成一种盐
D. 在Na3N与水的反应中,Na3N作还原剂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B. 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C. 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D. 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D.两烧杯中溶液的 H+的浓度均减小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已知可逆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测其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短周期元素 R、T、Q、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 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R
C.原子半径:T>Q>R
D.含 T 的盐中,T 元素只能存在于阳离子中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能量,断裂1 mol N≡N吸收942 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N4(g)=4N(g)的过程中释放1002 kJ能量
C. 1 mol N4转化为N2时要吸收882 kJ能量
D. N4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1 降到 0.8mol•L-1 需要 20s,那么反应物浓度再由 0.8mol•L-1 降到 0.2mol•L-1 所需要的时间为
A.10s B.大于 10s C.小于 10s D.无法判断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含有极性共价键 B. 上述过程表示CO和O生成CO2
C. 上述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D. 从状态Ⅰ到状态Ⅲ,有能量放出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组成甲、乙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则戊可能是一种弱酸
B. 若组成甲、乙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则戊可能是一种弱酸
C. 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D. 若丙、丁混合生成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设计如图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Y、Z元素分别为N、P、O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原子半径:Z>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的氢化物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表:当用氨气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

N2 + 3H22 NH3

起始浓度 mol/L

1.0

3.0

0

2 秒末浓度 mol/L

0.6

1.8

0.8







A.0.2 mol/(L·s) B.0.4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
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
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 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 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I.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用 4mL 0.001mol/L KMnO4 溶液与2mL 0.01mol/L H2C2O4 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2mL

20

2mL

20

10 滴饱和 MnSO4 溶液

2mL

30

1mL

20

1mL 蒸馏水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_和_____(用Ⅰ~Ⅳ表示,下同); 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和_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 1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
II、利用如图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某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

(1)为了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是 S>C>Si.你认为各物质应该是: 甲为______;乙为______;丙为______.(已知乙中有气泡产生,丙中 有白色沉淀)
(2)如果甲为水,乙为 Na2O2 粉末,丙为 H2S 的饱和水溶液.实验中观察到丙中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元素O、S得电子能力强弱为 ______。
(3)将该装置连接好后,在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前还需进行气密性检查,请你简述该操作_____。

27. 推断题 详细信息
A、B、C、D 均是短周期元素,A 和 B 同周期, B 和 C 同族,A 元素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 与 A 能生成化合物 BA2,C 与 A 生 成化合物 CA2, A 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都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 的单质与 A 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D2A 或 D2A2。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 B:_____C:_____
(2)D2A2 的化学式_____.
(3)BA2 的电子式_____,BA2 分子中化学键属于_____键。
(4)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周期_____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8. 推断题 详细信息
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D

B

A

J

I

H

C

G

F

E

L

K

N

M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 14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非金属性最强是______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 金属元素是_____;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_(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其中以_____最不稳定。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
(4)写出 F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 H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29. 填空题 详细信息
I、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方向:锌_______铜(填“→”或“←”)。
(2)该原电池中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名称)产生无色气泡, 写出该电极反应式:_______;该电极发生 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当电路中通过 0.2mol 电子时,该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3)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溶液的 pH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II、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 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流出,并从电极表面放出。

(1)a 极是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
(2)b 极是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
3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Ⅰ、某温度时,在一个 10L 的恒容容器中,X、Y、Z 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 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开始至 2min,以气体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__;
(4)将 a mol X 与 b mol Y 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 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 a:b=______。
Ⅱ、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 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 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一定能证明 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一定能证明 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
(3)一定能证明 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B C D 均无色)
III 、某化学反应 2AB+D 在四种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 0,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 可推测该正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理由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