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题同步训练(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 秦灭六国
B. 西晋灭吴
C. 隋灭陈朝
D. 元灭南宋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下列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①②③ D. ③①②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僧人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 弘法 B. 玄奘 C. 鉴真 D. 阿倍仲麻吕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  )
A. 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 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始于
A. 天宝危机中 B. 贞观之治后 C. 安史之乱后 D. 黄巢起义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最先出现的政权是
A. 后晋 B. 后梁 C. 后汉 D. 后周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岳飞抗金 D. 蒙古灭金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赵构
D. 朱元璋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篇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反映了哪一朝代的统治状况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 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 辽国使团来临安与南宋议和 D. 曲辕犁被发明提高耕作效率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辄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南宋临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市舶司 B. 蕃坊 C. 蕃学 D. 宣政院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瓷都景德镇兴起于
A. 唐朝 B. 北宋 C. 隋朝 D. 元朝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金
②辽
③西夏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桌案上摆着《史记》 B. 行军时使用指南针
C. 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 营帐内挂着元代疆域图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宣政院 C. 台湾府 D.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史实与推论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以下结论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选“A”;与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选“B”;材料没涉及的,请选“C”
(1)隋炀帝时,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2)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地主垄断官场的局面。
(3)科举制为地位低下的读书人提供成为官僚的可能性。
(4)科举制降低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5)科举制成为隋唐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观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隋朝大运河由北到南四段的名称是 、 、 、 。
(2)这条大运河的中心是“东都”,即今 。北达B ,即今 ;南至C ,即今 。
(3)隋朝大运河由北到南连接了 、黄河、 长江、 五大水系。
(4)隋末,家住徐州的一位书生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东都,他必须经过的一段运河是 。
(5)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这条大运河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冷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从贞观到开元主要是哪三位统治者开拓创新、昂扬进取(按次序写出)?其中,第二位统治者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2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下,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二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发展各一例,论证材料二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
(4)材料二反映了南宋时哪一历史进程最后完成?该进程开始的时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