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期末物理题免费在线检测(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A. 5N
B. 50N
C. 500N
D. 5000 N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用手捏着一支粉笔静止于空中,现将手松开,假设在手松开的同时,粉笔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
A. 粉笔将静止于原来位置
B. 粉笔将加速落向地面
C. 粉笔将匀速落向地面
D. 粉笔将减速落向地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中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 锅炉水位计
C.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D. 乳牛自动喂水器
5.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 mm。下列情况中(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

A. 稍稍提高玻璃管 B. 使玻璃管倾斜
C. 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 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朋友们喜欢滑滑梯,如图所示,当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的动能减小
B.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
C. 他的机械能守恒
D. 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质量为2kg的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始终保持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9N,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及绳重,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B. 拉力的功率为1.2W
C. 2s内克服地面对物体摩擦力做功3.6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____________,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9.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它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原理;此时说明桌面______(选填“左”或“右”)面较高。
10.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N。
11.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 (填“上浮”或“下沉” ),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
12.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物体G和固定于墙壁上的弹簧相连,物体与地面间是光滑的,开始时物体处于B处,弹簧恰好自由伸长,用力将其拉至C处,松手后,物体在A、C间往复运动则物体G由A到B过程中,物体G的动能______,弹簧的弹性势能______,整个装置机械能的总量______(均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1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推重物时,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15. 作图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个足球正在水平球场上向右滚动,作出足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16. 作图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夹子,使用时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F2为弹性钢圈对夹子的阻力,请在答卷纸上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并作出阻力臂l2。
17. 简答题 详细信息
跑步过程中,小明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摔了一跤。小强连忙扶起了小明,并且对他说:“跑步前,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样鞋带就不易松开了。”
(1)为什么小明会摔倒?
(2)小强的话里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18.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5×1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g=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3)物块所受的重力;
(4)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19. 解答题 详细信息
一个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的正方体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石块在10s内匀速提升5m,工人施加的动力F为125N.求:(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

(1)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滑轮组对石块做了多少功?
(3)人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0.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同一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_____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_____。
(3)实验后分析得出: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_____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_____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21.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
22.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选取了如下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砝码、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

(1)在此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2)开始拉木块时,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然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N。
(4)在木块上放上一个砝码,然后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5)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还可探究下列哪个实验_____
A.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3.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_____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内凹/外凸);
(2)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_____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_____。
24.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_____N
25.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