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题带参考答案(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
A. 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
B. 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
C. 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D. 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其中记载的“小宰羊”即指“豆腐”。

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
A. 豆腐的起源不晚于东汉
B. 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密切
C.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五代时豆腐已在中国各地普及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人画作的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与题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体现了宋代绘画
A.受宋代战乱频繁影响 B.风格被商业环境所主导
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更重视绘画技巧的表现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这反映
A. 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B.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
C. 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 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基本不鄙弃杂艺。还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B. 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 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进行了直接的批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作品抨击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主张男女平等和人性自由,作品对男女间真挚爱情的描写引起了世人的共鸣。这反映了当时
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异
B. 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诉求
C. 传统价值观念的演进
D. 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改善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由此可知
A. 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B. 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 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
D. 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
B. “中体西用”取得了实效
C. 落后社会心理阻碍近代化发展
D. 中国社会依然故步自封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7年《知新报》记载,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火药弹炮、钢铁诸器……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湖北机器织布局在(1896年)“极力整顿”后,“竟盈余十八万金”,其产品畅销,备受欢迎。厂中的9名外国技师被裁去8名。这反映了甲午战后
A. 洋务企业有了显著发展
B. 民族工业取得了技术独立
C. 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化
D.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动向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 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 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
D. 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 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用意仅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杜绝其他学派分沾。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则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这一变化说明
A.对儒家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 B.儒学思想此时失去正统地位
C.思想认识受社会政治的影响 D.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贡献(部分)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李大钊

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胡适

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

鲁迅

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蔡元培

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钱玄同

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

刘半农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A.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B. 客观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C. 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D. 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20年代末,银两、银圆、铜币和各式纸币在市场上并行流通。各省往来,几若异国。如:东北商人为了完成对上海商人的付款,需先用奉票购买日金送至大连,托朝鲜银行汇至日本,再从日本汇至上海,沪商将曰元卖出兑换成上海通用的规元,才能完成。此现象
A. 是由北洋军阀混战造成的
B. 推动了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C. 反映了官僚资本聚敛财富
D. 说明东三省己沦为殖民地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54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的《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

A.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B. 农业合作社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
C. 人民公社有效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源
D. 国有经济较个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了外事裁判官,专门负责受理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但是他们所依据的法律只能是过去的公民法。由于公民法中公法的内容较多,而外事裁判多与公法内容无涉,公民法就朝着更加独立完善的方向发展。据此可知
A. 外事裁判官不负责公民的民事裁决
B. 社会形势的变动推动了罗马法的调整
C. 公民法没有涉及到私法的相关内容
D. 公民法的发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世纪早期,中国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
B. 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 中欧间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D. 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幵,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
A.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 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C.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D.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 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C. 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
A. 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 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 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坚信能够揭示自然的秘密,宇宙由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力量支配,是可以认识的。这说明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是
A. 推崇理性
B. 反对专制
C. 崇尚自然
D. 批判教权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
A. 古典主义流派 B. 现实主义流派 C. 浪漫主义流派 D. 现代主义流派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认为,“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它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它们从自身把网子结起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自己的一种力量”指的是
A. 人文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唯物主义 D. 民族主义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经济的出现
B. 社会阶层的分化
C.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 现代科技的发展
2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幸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昭文中说:“夫刘(邦)承尧统,旷世积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垢”。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奖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一方面是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分裂阴谋、保卫祖国的统一与边疆完整,同时也逐步深入,从不同层次上寻求将古代中国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强国之道。辛亥革命以后,贯彻“五族共和”原则,但还未能真正反映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根本实质。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一则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一则是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还提出了“少数民族”的概念。1937年,共.产.党倡议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必须广泛团结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1938年以后,又逐渐明确,在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与获得独立解放以后,建立和完善在统一中国实行各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道路。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系列演讲中,开篇即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后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有“使人想起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三个突出特征”:
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时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很奇怪,这场运动是由既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又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方法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场人文主义的运动。
——据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 详细信息
材料:改革初期围绕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国家财政和企业包视职工医疗费用,在对供需双方均缺乏费用共付机制的条件下,医疗费用快速升,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改革要求企业自主经管、自负盈亏砸碎“铁饭碗”企业包搅的福利制度成为改革的羁绊,严重的矛盾纠葛使职工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
1985年,在国家制定的《关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提纲(初稿)》中,明确了医疗改革的重点是研究解决职工个人负担一部分医疗费和医疗费的社会统筹两个问题。1989年以后,全国各地逐步实行医疗费用与个人利益挂钩。
1990年确定劳保医疗改革的方向是: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对劳动者加以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千问题的决定》,指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据姚力《新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的特点。
2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告诉我们,极端民族主义对本国和世界和平都具有消极后果。各国不仅应当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更应当避免极端民族主义主导本国的政治与外交。一战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是,国家军火产业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集团手中对和平具有危害性。威廉二世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当时高度发达的军火产业有很大关系。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军火产业急剧发展,在帝国生产总值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私人垄断资本的军火财团在德意志帝国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人是推动德国对外发动战争的主导力量。因为没有战争,他们的军火产晶就无法推销出去,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军火产业完全由私人垄断资本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容易发动战争或催生战争。因此,当今世界,防止大国发动战争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国家控制和经营军火产业,用纳税人的钱即财政拨款生产军火产品,军火产品仅用于国家安全和防卫,而不以营利为目的。
——摘编自张利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29.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萧何将死,推举的贤人只有曹参。曹参代替萧何做相国,所有的事都无所变更,全部遵照萧何的约定。曹参选择郡国小吏出身、不善文辞的忠厚长者,召拜为丞相史;小吏中解释法律条文深刻,想求得声名的,都排斥在外。惠帝怪相国不理政事……参说:“陛下自己觉得圣明英武比高皇帝如何?”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贤能?”皇上说:“您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明白具备。陛下垂衣拱手,曹参等谨守职责,遵守而不丧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您去休息吧。”曹参做相国三年,薨,谥号懿侯。百姓歌颂他说:“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不失。乘此清平,民得安宁。”
——摘编自班固《汉书·萧何曹参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参能够出任宰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曹参任宰相期间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