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期末水平模拟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2018-2019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外国语学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下图是一尊珍藏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高僧坐像,1980年,该塑像曾回中国“探亲”,你知道这位高僧是谁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货币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钱币是

A.秦朝通行的圆形方孔半两钱
B.汉武帝铸造的五铢钱
C.唐代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D.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如图片中的文物体现的主题是( )


A. 汉朝的对外交往 B. 隋朝的经济繁荣
C. 唐朝的对外交往 D.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电视局《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B. 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
C. 日本商人在长安市购买丝绸 D. 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某一时期中外交流的线路图,该图反映的史实应是(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马可•波罗东游 D. 新航路开辟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在一些国家仍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频繁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今天的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D.中国人的制糖技术世界领先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A.废丞相,设三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内阁制度的形成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考证,"南澳一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来自瓷都的瓷器。这些来自瓷都的瓷器是
A. 越窑的青
B. 邢窑的白瓷
C. 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 景德镇的青花瓷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
A. 威继光抗倭 B. 鉴真东渡日本
C. 郑和下西洋 D. 马可•波罗回国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据下图判断,该长城修筑于( )

A. 秦朝 B. 汉朝
C. 明朝 D. 清朝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 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 “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D. “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


A.安颜阿骨打
B.努尔哈赤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 )
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
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如下图所示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
B.
C.
D.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隋唐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雍正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主要标志是
A.八旗制度的确立
B.金瓶掣签制度确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下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 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 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 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一度僵化,具体的表现是
A. 分科考试
B. 设殿试
C. 八股取士
D. 闭关锁国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汉时,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B. 北宋时,毕昇在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唐朝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D. 东汉时,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A. 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
B. 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 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 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外交通发达的前提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
B. 中国的创造发明对亚非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等也传到中国
C. 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D. 可通往日本、高丽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闭关锁国政策 B.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 军机处的设立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黄梅戏
2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2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某校准备举办一次郑和下西洋纪念展,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参加进来。
步骤一搜集材料
(1)你将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有关资料?
步骤二图片展览

(2)上述三人对外交往的目的地或活动范围分别是哪里?他们的活动有何共性?
步骤三活动总结
(3)在展览的结束语中,需要对郑和下西洋做个简要的评价,请你来完成。
3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材料一中A处所应填写的是哪个朝代?这一朝代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叫什么?
(2)材料一中B处应该填写的地方机构是什么?C处指的是明朝设置了特务机构,请说出这一时期两个特务机构的名称。
(3)材料二中军机大臣应属于清朝设置的哪一机构?这一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什么?材料:说明军机大臣的权力如何?
(4)结合两则材料说一说明清时期君主制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3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调适的产物。
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形成了“郡县治则天下安”的观念。
材料三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材料四元代行省的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
(2)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是州政阶段成功的典范,先后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元代开启了省政阶段。根据材料四,元代行省长官的权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