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二政治2019年上册月考测验在线免费考试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老桑皮纸制作、普氏野马钢铁雕塑、小馕人等30多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在第二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集中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次穿越时光的文化盛宴。此次文化博览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力量”为主题,以创意和科技为核心,210家中外文化企业在572个展位上尽显独特魅力。此次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
①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
②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④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德国柏林举行的2014年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上,中国昆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同一场节目中交叉上演,在德国观众中引起极大共鸣。通过同一时代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的对比,人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中国昆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相通之处
①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是基于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
③是基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与精粹 ④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巴蜀中学历来重视文化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现在楼名有内涵、路名有深意、名言警句催人奋进,例如……若要写一篇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应是
A.独树一帜、发扬传统、立足实践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
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明-朱伯庐《治家格言》。这不仅要我们秉承勤劳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扫除愚昧的灰尘,这样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启示
A.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健康向上的特点
B. 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 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D. 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与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相近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C.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D.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企业家作家李开复出生台湾,但始终有个中国情结埋藏在心中。他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写道,父亲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内心一直藏着对中国的大爱,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中,当我的人生需要做一些选择时,这些理念影响了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是
①潜移默化
②有形强制
③深远持久
④血脉相连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条高铁,让北京人拥有了海滨,让天津人拥有了故宫和北海;一条高铁,让华山有了河南的烩面,让洛阳有了陕西的羊肉泡馍;一条高铁,让上海有了西湖,让杭州有了黄浦江……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乡音难改
③卧薪尝胆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它们的影响下,社区居民的言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一届领导集体注意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
①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②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下,“we are 伐木累”“Duang”“洪荒之力” “蓝瘦香菇”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语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表明( )
A. 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 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歌曲《中国话》广为流传,歌中唱道:“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国人的话让全世界都认真听话。”这种“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体现了
A.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 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C. 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D.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以上观点体现了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②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
③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
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们在奉献社会的活动中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社会服务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这体现了( )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④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十四节气”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 成功申遗
①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扶贫首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即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完全同步
③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 详细信息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李安、张艺谋等中国导演依托3D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带给世界;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转播的辉煌。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的哪些道理?
2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地完善学校文化设施,经常性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每年都会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月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教育力量,结合材料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加以说明。
2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在2015年12月20-21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这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话,却触动了众多文化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心。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 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暗淡。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提高中国文化自信、树立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