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前半期期末历史题免费试卷(2019-2020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新乡市名校联考)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 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l861年改革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敏在研究某一历史专题时搜集了下列历史人物,她研究的历史专题可能是( )

①伟大人物的历史作用 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④工人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争霸世界 D.应对经济危机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发生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B.发动战争,开拓海外市场
C.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D.引进技术,制定适当经济政策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明( )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 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 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A. 扼杀巴黎公社
B. 争夺世界霸权
C. 解放黑人奴隶
D. 推动欧洲联合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业了,有了产品的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家

苏联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年均增长率

24.3%

17%

9.4%

7.1%

4.3%

3%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C. 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他”是( )
A.甘地 B.扎格鲁尔 C.章西女王 D.卡德纳斯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针对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曾指出:“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斯大林的意思是说(  )
A.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罗斯福新政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
C. 罗斯福新政保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
D. 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上述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A.二战爆发的原因 B.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D.二战的巨大影响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苏联强行将东欧各国纳入自己已有的固定模式的轨道。这种“固定模式”的特点是
A. 高度集中
B. 计划与市场结合
C. 自由放任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说,“在这个和平和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惟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由此他认为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
A.避免新的战争 B.抵制冷战 C.重振欧洲经济 D.提高国际地位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
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创造了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成功的内外新因素、新条件。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万隆会议的召开 ③非洲年的出现 ④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美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
材料三 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东京银座大街两侧的欧式建筑和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有轨马车、人力车与火车一起,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1)观察材料一的折线图,指出日本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哪一种大亊件的发生?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促进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3)上述材料中,日本社会的转型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仅1865-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材料三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渐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经济变化的内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3)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的这次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材料二 由于深受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意、日法西斯在对内实行恐怖统治的同时,对外积极进行侵略扩张。他们相互勾结,在反共的幌子下,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
材料三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材料四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是什么?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主要集中表现为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促成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材料三中“26国”为了“从事共同的斗争”作出重要承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二意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材料三 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戴高乐关于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24. 详细信息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