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19年高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免费检测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 )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你耕田来我织布”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 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 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②鸦片战争前的明清综合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 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4年的深圳举办了纪念“轮船招商局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活动,在下列论文中最为切题的是
A. 《近代珠江三角洲的水事管理新格局》
B. 《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C. 《晚清官督商办企业制度的流变与困境》
D. 《试论一九四六年》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文中的“当时”是指
A. 清朝末年
B. 民国初年
C. 民国后期
D. “文革”前后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 。以上现象表明
A. 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抗能力
C. 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 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 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论十大关系》发表
②苏共二十大召开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斯大林逝世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①③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看,认为( )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 )”处应该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再次掀起新的较大规模移民潮。与这次海外移民高潮有关的事件有
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③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关系的改善
④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装
②电话
③轮船
④电影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
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观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 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 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 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B.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普遍确立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收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给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 加快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速度
D.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 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 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 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出自美国某一总统就职演说)文中“大胆、持久试验”是指(  )
A.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管之下
B.实施“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
C.加大国防开支医治生产停滞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刺激新需求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争和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但从1950年到1980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10年增长一倍。……意大利私人拥有汽车量1965年是550万辆,1970年超过1000万辆,1975年约有1500万辆。”关于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二战后汽车消费需求释放 B.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推行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D. “知识经济”模式快速运行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用大规模减税来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以医治生产停滞。里根的这一政策践行的是
A.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B. 货币学派的理论
C. 供给学派的理论
D.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理论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主义;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
C. 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找到合适经济政策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C.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全球化进程中断。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是20世纪GO年代前后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部分新闻标题,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1959年8月3日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步伐
1959年11月8日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
1960年4月22日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
1960年7月1日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
1962年11月25日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
1963年8月17日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
1969年3月31日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越南女子传统服装)
A. 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 不同文化的多样化趋势
C. 世界走向现代化潮流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贸组织在其协定中有这样的规定:禁止成员国采用倾销或补贴等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 市场开放 B. 公平贸易 C. 非歧视性 D. 自主自愿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在中东、亚洲乃至南美洲,许多国家的不少民众因为对外关系矛盾而开展了各种“抵制”活动:如开着日系车到处宣传抵制日货,拿着苹果手机围堵肯德基、麦当劳快餐店……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 B.表达爱国的态度不在乎结果
C.借鉴了近代抵制外货的经验 D.表明这些人爱国主义热情高涨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年9月4~5日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由此推断G20建立的时代背景是
A. 不结盟运动兴起
B. 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
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
3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禁百官置邸贩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
(2)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