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试卷在线练习(2017-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虔(qián)信 勾(gōu)当 断章取义 恕不可遏
B.扶掖(yè) 陨(yǔn)落 恃才放旷 重蹈覆辙
C.狡黠(xié) 驽(nú)钝 芒刺在背 脑羞成怒
D.慰藉(jiè) 襁(qiáng)褓 红妆素裹 莫衷一是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双眼睛不会忽略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在艺术中心,一台惟妙惟肖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C.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真是妙手偶成。
D.感受着舞蹈老师和蔼的笑容和优美的舞姿,她决定学跳舞的想法便更加根深蒂固了。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我校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从过去举家看春晚,到今天全民吐槽春晚,个中原因其实是因为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年来,“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即使按乐观估计,到2020年如能将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降至60%已经相当不
易。
② 正因如此,除以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外,尤须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③ 此外,英国当年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我国却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需求压力下,能源消费总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④ 中国治理雾霾面临的环境空间和选择空间却相当不同。
⑤ 我国最大的困局是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A. ②④①⑤③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⑤①③② D. ④③②①⑤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C.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D.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6.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瑞鹧鸪
辛弃疾
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②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思”两句描写了词人幸福快乐的闲居生活:终日赏景饮酒。
B.“人影”两句说溪水照影,人影却不随流水同去;酒醉脸红,恰似少年青春重来。
C.“疏蝉”两句写蝉声稀疏,树林更显幽静,野菊半开,恰有孤蝶轻轻飞来。
D.“不是”两句点出主旨:以古人自况,自伤自叹,也自嘲自愤。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承转合符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前三句都采用了对仗的手法。
B.这首词的作者善于化用前人典故,体现了雄沉豪迈之词风。
C.蝉声滞涩,树林寂静,冷蝶轻飞,菊花半开。这些景象的描写衬托了词人落寞,无聊的心境。
D.下阙后两句是用反语,表达了词人罢官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贤画序
欧阳修
某①不幸,少孤。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时,某始生,生四岁而先人捐馆②。某为儿童时,先妣③尝谓某曰:“吾归汝家时,极贫。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惟喜宾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父不营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罢官,有绢一匹, 画为《七贤图》六幅,曰此七君子吾所爱也。此外无蜀物。”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卒于任。比某十许岁时,家益贫。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年,图亦故暗。某忝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更可传百余年。以为欧阳氏旧物,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不失旧物。盖自先君有事④后二十年,某始及第。今又二十三年矣,事迹如此,始为作赞并序。
(注)①某,我,指作者自己。②捐馆,舍弃所居之屋,为死亡的婉称,即去世之意。③先妣,对自己亡母的称呼。④有事,这里理解为去世。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B.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C.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D.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比(__________) (2)盖(__________) (3)始(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父不营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
(2)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4】我“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有何用意?请概括。
8.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诸葛亮
(2)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江南》温庭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7)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晏殊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刘方平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相机包围一株瘦梅
李伟明
①山道旁,一株瘦小的梅树,零星地绽开几朵粉红色的梅花。在它的身边,十几个人架起“长枪短炮”,围着它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者总是很敬业的,他们见到这株梅树,正如猎人见到猎物,兴奋不已,浑然不顾是否挡道,完全进入忘我状态。
②我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株梅树,它长得实在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无论是它的躯干,还是花枝。能够扛着相机架子满山跑的摄影者,肯定是比较专业而且阅景无数的,他们为什么把这么一树其貌不扬的梅花当作珍贵的素材,迫不及待地摄入镜头?也许,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即使是这么一株瘦梅,也不是随处可寻的了。尤其是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来说,一棵梅树,在属于它的季节里开出了这么几朵花,它的身价就不一般了,差不多够得上奢侈品级别了。
③想想几十年前的广袤乡村,哪个地方不闻花果飘香?桃树、李树、梅树等,遍布各家的菜园或村庄的池塘边,只要到了时候,谁家果树不开花?开得满树花枝俏,人们也不以为意,因为这纯属司空见惯之事,无须惊诧。就如同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开花结果也是树们的分内事。
④现在,这种自然生长的花树似乎没那么容易碰上了。当年靠近城市的莱地、荒坡或池塘,如今基本上成为城市臃肿身体的一部分,“种”上了林立的钢筋水泥大厦。居住环境稍好的小区,也会种上一些开花的树,但那是经过驯化的,尽管花也开得整齐,可是由于它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自然美,就好比经过手术刀整容出来的美女,让人觉得刻意了些,少了点气质,只能远观,不宜细赏。
⑤而远离城市的乡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村庄已逐渐凋敝,甚至整个村庄连人影都见不到,房屋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废墟,连村里的水井都干涸了。缺乏了农人的调理,村庄里长出的更多的是杂树杂草,它们没办法向偶尔行走的过客展示更多的美。
⑥环境的改变,使一株尚能开花的瘦梅在镜头里的身价倍增。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差异,这当然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不妨稍微延伸一下话题,比如,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恐怕都有点难了吧!就拿小小的雪花来说,同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记忆里,每到冬季,哪有不下雪的道理?可现在,身处贛南的我,不见下雪已有多年,偶尔落一层薄薄如霜的小雪,势必成为比这株梅花还奢侈百倍的美景,一定会乐坏扛着“长枪短炮”四处找镜头的摄影师!
⑦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有些,也许永远不再回来。这些都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往事,它们并不是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可以轻易取代的。认真回想,不说长远,就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大面积收获聪明才智创造的“繁荣”的同时,失去了多少曾经可以“不劳而获”的本真?
⑧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反思,也许,再这样下去,连这么几朵不起眼的梅花,也只能在老照片里怀想了。
(选自《江西日报》2016年11月17日)
【1】文中写摄影者们围着一株瘦梅拍个不停有什么作用?
【2】摄影者们为什么会对山道旁的一株瘦小的梅树情有独钟?
【3】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内容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文章第⑦段中的“不劳而获的本真”指的是什么?
【5】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人应有“让人之心”
①从文先生的墓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做人应有让人之心。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2)是可忍,孰不可忍?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4】你赞同本文作者的观点吗?做人应该“让”还是“不让”,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11. 作文 详细信息
想象你将在学校的“谈长征”主题活动上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发言稿。
要求:(1)围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角度; (2)说理充分;(3)150字左右。
(材料一)
从装备上看,国民党军队拥有飞机大炮,而红军装备简陋,长征出发时,红军拥有步枪25000多支、短枪2800多支;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多支,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红军就是凭借步枪、短枪、梭镖这样的武器打垮了国民党装备精良的百万大军,红军官兵不仅英勇无畏,指挥员的智慧也得到了发挥。
(材料二)
长征是最严峻的生死考验,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着红军将士。无论是危机四伏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干渴饥饿……随时都有可能吞没他们的生命。就是在这样恐怖的环境中,红军将士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赤诚,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的斗争,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党,不可能成为伟大民族和伟大国家的合格领路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国家,也不可能站到世界之巅。
(材料三)
习总书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12.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以“有 才有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