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二历史2019年下册月考测验完整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律》规定,有事必须以公文的形式书面请示,不得口头请示或托人代达。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国家统一的行政手段
B. 确保行政信息的真实性
C. 构建君主专制的纠错机制
D. 保障皇帝政令畅通无阻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 限制了皇权滥用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

时期

宰相中科举出身人数

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数占比(%)

唐宪宗时期

29

56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武宗时期

15

80

唐宣宗时期

23

87



据此可加,唐代科举制
A. 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
B.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 利于提高官员道德素养
D. 推动官员选拔趋向公平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 削相权以加强君权
B. 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C. 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D. 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 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 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 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 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 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 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人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
A. 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
B. 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
C. 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
D. 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亚里士多德指出“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有现代学者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说明
A. 城邦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B. 公民个人自由受限制
C. 直接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D. 民主与自由密不可分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全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由此可知,西塞罗
A. 肯定等级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 认为人人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幻想
C. 批评轮番而治造成雅典政治腐败
D. 不赞成在雅典社会实行民主政治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光荣革命”后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B.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潮流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
A.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 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 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共和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B.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
C.政府分权和制衡影响行政效率
D.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述引文的基本观点是(  )
A.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团结,保证社会安定
B.人民享有结社与言论的自由
C.君主代表公意指导社会,实行开明专制
D.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公共意志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大革命中制定的《人权宣言》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指(  )
A.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B.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封建特权
C.将启蒙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D.《人权宣言》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序言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国家,继承中包含着渐变,这种交融和渐变在18世纪体现在(  )
A.既保留了宗教信仰又断绝了与罗马的关系
B.既保留了国王又使其处于“统而不治”
C.既保留了议会又使内阁权力超过议会
D.既保留了下院又不断减弱它的权力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 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 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趋势
D. 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D.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 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 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 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
A. 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B. 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 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 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 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C. 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 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后,有研究者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说:“在被涂抹和丑化的民国元勋和领袖人物中,第一个就是袁世凯。”批驳该观点的证据是袁世凯
A. 逼清帝退位建立中华民国结束帝制
B. 签订《辛丑条约》让国家利益受损
C. 出卖维新派加速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D. 掀起“尊孔复古”运动营造复辟的舆论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8年12月6日,日军在《昭和十三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指出:“以攻占汉口、广东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恢复治安。”并规定:“如无特别大的必要时,不准备扩大占领地区。配置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仅起到在政治上和战略上压制国民党军队的作用”。日军的意图在于
A. 将治安作为首要任务
B. 乱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部署
C. 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D. 把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目标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抗战时期叶浅予创作的一幅漫画《绅士与强盗》,描绘了一个中国人手持长剑戳穿两顶帽子的场景。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 列强操控东亚政治局势
B. 反法西斯同盟内部斗争激烈
C. 绥靖政策引发国人不满
D. 欧洲列强勾结日本谋取利益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初年,宰相常在门下省议事,称之为政事堂。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并不负责裁决政务,政务的裁决在尚书省和门下省。高宗时期,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伴随议、表、状等文书大量增加,皇帝上朝议事的减少,中书舍人由“侍奉进奏”的职掌逐渐发展为参议表章,逐渐取得裁决政务的职权。开元十一年(723),张说任中书令,奏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所用印文为“中书门下之印”。因尚书省不设令,仆射名份不及两省长官,故名为“中书门下”而略去尚书省。
材料二 内阁的阁臣,一般都是文学侍从出身。最初内阁的大学士从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学士、编修等人员中选用,后来内阁地位不断提升,内阁大臣的选拔,一般从六部尚书或吏部侍郎等重要职位上选拔。明朝内阁制度下,全国的奏章,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按照规定,明朝皇帝针对内阁所作的“票拟”仅仅批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万历皇帝年幼即位,他早年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因此张居正常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中枢议事机构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内阁制度的利弊。
25. 详细信息
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洛普民调所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民调报告称,49%的选民认为两党都不代表美国人民,而无党派选民中持此观点者高达60%。有趣的是,仅10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有两点呈现某些定向趋势。其一,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其二,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
——庞卓恒《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不具有普世价值》
材料二 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1)归纳材料一中美国选民对“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选择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力制衡和监督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作者的观点?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上图中的国旗变迁进行历史解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