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课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左图和右图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A. 分封制与行省制
B. 郡县制与封国制
C. 分封制与刺史制
D. 郡县制与行省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四图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依次是

A.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郡县制
B.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 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
D. 郡国并行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 司隶校尉、贤良文学、起绒锦、《上林赋》
B. 宣政院、赵孟頫、铜活字、《农书》
C. 司礼监、董其昌、致良知、《感天动地窦娥冤》
D. 提点刑狱司、风力水车、曲子词、《东京梦华录》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此三次极少数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 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 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帝师”是
A. 中书省长官
B. 宣政院长官
C. 理藩院长官
D. 枢密院驻藏长官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标志着内阁政治的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促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据材料指出分封的主要对象。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5)上述材料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哪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