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19年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模拟同步练习

1. 详细信息
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为340km/s
B.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V
C. 太阳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0℃
2.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 详细信息
2019年2月14日,聊城气象局抓住天气的有利时机,利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聊城局部喜降大雪。其原理是干冰被“喷”人冷空气层,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成为大雪花下落。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或雪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 B. 凝华 C. 液化 D. 凝固
4.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一般都使用两脚插头
B. 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 照明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D. 增加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只需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即可
5.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6. 详细信息
如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图6中的电磁铁( )

A.a端是N极,磁性减弱
B.b端是S极,磁性增强
C.a端是S极,磁性增强
D.b端是N极,磁性减弱
7. 详细信息
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直线传播
B. 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折射现象
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凹透镜
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平面镜成像
8.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4W
B. 电源电压为24V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Ω
D. 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1.5W
9. 详细信息
妈妈在厨房煮香肠时,我们在客厅就能闻到阵阵的香气,这是________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物的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 详细信息
完成光路图。
(______)
11.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填“点燃”或未点燃”)_____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此实验应在_____(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
12. 详细信息
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分别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6

2.5

2.4

2.4

2.3


(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有关。
(4)用表格中的数据可算出实验F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_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还可以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 Pa。

13. 详细信息
小华用如图a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故障排除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压表示数会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其值为_____V。
(4)补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画出I与U关系的图象

序号

电压U/V

0.5

1.0

1.6

1.9

_____

3.0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0.6


(______)
由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