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提倡节俭 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是湖南省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A. 《蜀道难》 B.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窦娥冤》 D. 《资治通鉴》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地方反叛中央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唐朝艺术家与其艺术特点的对应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端正劲美
B. 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C. 阎立本——擅长风俗画
D. 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北宋与金对峙 D. 宋夏和议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队员遇难,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 会子 B. 银元 C. 交子 D. 汇票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昭,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王朝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 取得抗金胜利---郾城大捷
D. 组编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李隆基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百度百科
(1)材料中“唐朝的极盛之世”在历史上称为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评述唐玄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结合材料二,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所叙述的这种变化是从何时开始、何时最后完成的?
(4)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对我们现代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