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二后半期期末考试历史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2019-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出现了君主专权的局面 B.有助于亲缘关系的形成
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 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记载,汉文帝时准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爵位和减免罪行,汉景帝即位后又进一步降低了国家“卖爵”的标准,这些举措
A.旨在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B.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定 D.加剧了对商业资本的掠夺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韩城市盘乐村发现的目前最完整的宋代戏剧场面,场面中的四名演员,动作各异,表演生动。作为研究宋代戏剧的史料,这一壁画
A.真实性有待进一步甄别 B.可以反映宋代艺人的社会地位
C.证明戏剧在宋代已成熟 D.可直接用于研究宋代戏剧人物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嘉年间,为了解决官富经费,一些官富开始将瓷器中的残次品在市场上出售,到万历年间时,甚至上好官瓷也进行销售。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官窑在制瓷业中急剧衰落 B.民间制瓷业面临技术挑战
C.国家放弃对制瓷业的垄断 D.民窑制瓷技术超过了官窑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考古发掘,春秋晚期铁器工具的出土不普遍,只有一些小件铁器和铁农具。战国中期以后,仅辉县魏墓、长沙楚墓和河北兴隆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与铸造农具的铁范数量就很多。这说明战国中期以后
A.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B.精耕细作技术得到发展
C.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D.小农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汉时期,华山和函谷关东、西之地分称关东、关西。两汉时期朝廷的文武重臣多是关东人士,关西人取功名的主要途径是良家子从军,凭着超凡的勇力和军事才干取得自己的地位。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关东文化水平高于关西 B.关西王侯势力受到有效抑制
C.关东、关西政治文化对立 D.社会价值取向崇尚显赫地位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宋孝宗时,为纠正士风,朱熹主张オ能与气节兼备之人オ称得上“君子”。士大夫不仅要“死节”,而且要有才能去“止难”,才算“君子”。朱熹提出的气节观
A.意在推动理学观念的大众化 B.宣扬圣贤地位高于世俗功勋
C.成为南宋士大夫的群体意识 D.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按照清朝规制,内阁“掌议天下之政”,其长官大学士“为百僚之长”,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浩、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这说明清代内阁
A.属于最高中枢机构 B.直接管理地方行政
C.代表皇帝办理政务 D.独立处理国家事务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朝突行内外服制度,附属国大多是追于武力而臣服于商的,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在这种暴力统治逻辑下,商朝为保证军事战斗力多采用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武王伐纣后,西周王位继承转变为父死子继的嫡长继承制。这一继承方式的变化是由于
A.宗法制保证贵族世袭统治权 B.分封制使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C.礼乐制度确定贵族等级秩序 D.井田制保证了农耕经济的稳定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时期,临邛(今四川邛崃)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所生产的铁农具和厨具等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广大西南夷地区,临邛卓氏家族就因治铁而成为巨富。这反映出
A.汉代铁器已经推广到了全国 B.铁器贸易促进了“汉夷”交流
C.盐铁官营推动边远地区发展 D.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技术交流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列举了几则关于古代女子“缠足”现象的史料。

史料

出处

南唐

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宋代

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元丰(宋神宗年号)以前,犹少裏足,宋末遂以大足为耻

《宋史》《南村辍耕录》

明代

(浙东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自相配偶,不与良民通婚姻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清代

女子足小有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悲夫

袁枚《牍外余言》


关于古代女子“缠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缠足”现象随着理学之兴而出现 B.“缠足”群体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
C.社会地位“缠足”与否进行区分 D.西学东渐推动“放足”思想的出现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指出:(浙江)桐乡“蚕桑利厚”,蚕桑生产无论丰歉,其亩产收益均高于种田所得。于是农民纷纷减耕而植桑,当地出现桑争稻田的现象,当地农村人口也随桑地扩展而不断増长。材料所述历史现象
A.体现出当地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有利于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C.对新生产因素具有促进与阻得双重作用 D.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走向松弛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研究发现:西周时期,与王室关系最为密切的鲁国…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相交替,“一继一及,鲁之常也”这一现象表明
A.诸侯国礼制推行不严格 B.传统宗法关系逐步瓦解
C.西周天子权威逐步瓦解 D.区域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数量急剧增多,如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设置有23州、226郡;到了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已有104州、586郡。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B.南方政权致力于拓展疆土
C.对功臣降将的滥封滥赏 D.北方人口开始往南方迁移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赵匡胤称帝后曾对臣僚说:“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然我亦终日侍侧,不能害我。”他认为刻意除去那些有“帝王相”的人,并不能保证君权常在。这体现出宋太祖
A.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B.君臣共治的儒家思想
C.理性务实的统治精神 D.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徽州商人注道昆曾说:“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共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要之,良贾何负”这反映了商人
A.与士相互竞争的强烈心理 B.改变政治地位的强烈愿望
C.社会地位低下的自卑心理 D.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批判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代前期,田赋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一省的赋税收入按户部核准的数额留一部分供本省开支,其余部分须按规定上解户部等;晚清,关税、厘金和盐税等财政收入日益重要,且大部分受列强和地方督抚控制。这一变化表明
A.专制集权体制趋于瓦解 B.大一统的财政体制遭到破坏
C.传统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周宣王干涉鲁政
A.宣告分封制的终结 B.导致君主专制的出现
C.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D.埋下西周灭亡的隐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于国家专营的商品,古代称为権。公元前98年,汉武帝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开始实行“権酒酷”,“建酒権,以赡边,给战士,拯民于难也”。这一政策的实行
A.扭转了内外松弛的局面 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奠定了文治武功的基础 D.颠覆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武则天进行严厉批判,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社会转型趋势的凸显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康熙帝于1684年第一次亲自拜谒明孝陵(朱元璋墓)的场景。据史书记载,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亲往谒陵,亲笔题词“治隆唐宋”。康熙帝谒陵的主要目的是
A.极力表彰明太祖的文治武功 B.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全面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某手工业工匠,善制造一种使手不皲裂的药,以“百金”将药方卖于顾客;鲁国某“善织屦者,欲迁徙越国,有人对他说越人不穿屦而未迁越。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农业和手工业实现了分工 B.民营手工业具有技术优势
C.独立手工业者人身较自由 D.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中品评历史人物时,把防民之口的周厉王、丧身辱国的周幽王、父獄君的周平王列“下下愚人”,而把素有“暴君”之称的秦始皇列为“中下”之人。这说明班固在治史中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淡化了帝王的神秘色彩
C.评判历史人物侧重道德品格 D.揭露了专制制度的弊病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唐中后期使相(朝廷授节度使同平章事头衔,与宰相并称)类型表。据此可以得出
单位:人次

使相类型

肃宗

代宗

德宗

宪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懿宗

僖宗

昭宗

总计

功勋型

6

9

20

8

5

1

7

1

1

5

20

17

100

派遣型

1

4

3

10

6

3

15

6

12

21

10

12

103

跋扈型

0

8

9

5

1

0

5

2

1

4

15

26

76

奏请型

0

0

0

0

0

0

0

0

0

0

3

17

20

总计

7

21

32

23

12

4

27

9

14

30

48

72

299

注:跋扈型使相多分布在强藩重镇,是朝廷不得已而为之的怀柔政策的产物
A.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不休 B.朝廷对地方控制比较自如
C.武夫乱政加剧了唐灭亡 D.中枢决策权外流比较严重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出现“时玩”这一新名词。如当时的永乐之别红、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其价格都可与古玩匹敌。这股好“时玩”之风,始于一二雅人的赏识摩挲,随后流行于江南缙绅......最后经徽商推波助澜,在全社会形成了一时风气。诸多“时玩”精益求精,与古时名器相媲美,以至于被保守人士称为“物妖”。这反映出当时的江南
A.追求新思想成为普遍现象 B.文人士大夫形成自觉意识
C.社会生活充满了闲情雅趣 D.重道轻器的观念日渐松弛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国君不再以土地作为官吏的报酬,而是较为普遍地出现“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的现象。这表明
A.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B.分裂割据走向统一趋势加强
C.君权相权矛盾日渐激化 D.君臣关系已演变为经济关系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学者研究,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前后王国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七国之乱”前

七国之乱”后

王国设相、史大夫、延用、宗正、博士、大夫等官;征收赋税;铸造货币;王国大者下辖5~6郡,小者下辖2~3郡。

王国丞相改为相,废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裁减大夫以下官吏,一国只领1郡;“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



A.汉景帝结束了诸侯王割据局面 B.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正式宣告终结
C.诸侯王完全失去王国的管理权 D.汉景帝为“推恩令”的实施创造条件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统治阶级提倡妇女守节,理学家程顾甚至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据学者统计,南宋一本小小的《夷坚志》里面记载61例妇女改嫁的事件,三嫁者6人,连皇帝的妃子都可以改嫁,如宋光宗的一个贵妃就改嫁到民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当时理学社会影响有限 B.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动摇
C.程朱理学并不東缚人性 D.婚姻自由成为主流取向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学者王世贞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镇以速明沈周,价骤增十倍徽人导之,俱可怪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吴人缺乏文化素养 D.明代文化专制政策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学者对先秦和两汉时期溢号的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两汉时期

时代

获得谥号的君主(位)

获得恶溢的君主(位)

获得谥号的臣子(位)

获得恶谥的臣子(位)

先秦

234

30

缺少资料

缺少资料

两汉

23

1

582



A.官员品质操守下降 B.君主权威得到加强
C.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D.地方基层治理恶化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
C.官僚政治日益完善 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洋务运动期间,在“中体西用”之“用”的招牌下,西学大量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年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译介一种。由此可知,“中体西用”思想
A.促成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 B.加速了实业救国思潮的落实
C.利于打破国人文化心理障碍 D.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蓬勃兴起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3年,清政府商部颁行的《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民间集股修筑铁路;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清政府
A.仍顽固地抑制民营铁路发展 B.已具有维护经济主权意识
C.极力维护官营铁路主导地位 D.极力发展近代股份制企业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民间人士为抵制外来鸦片的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大罂粟种植面积,以期“阴抵洋药,并暗收利权”。清廷重臣、开明士绅亦积极参与其中,“鸦片商战”由此盛行一时,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鸦片商战”的盛行
A.反映出近代国人维护利权时的非理性 B.有力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C.是近代国人抵制经济侵略的积极成果 D.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走向松弛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8年2月,共产国际断定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农村游击战争,建立的小块根据地是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致失败的。中共中央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也主张以城市为中心。材料所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道路做出正确指导 B.党内部分同志仍未跳出右倾错误的框架
C.“农村包围城市”尚未得到普遍性认可 D.农村游击战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3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2年,有国内舆论强调,四万万中国同胞,已到生死的最后关头,“所有阶级利害,党派感情,思想派别,个人爱憎事实上完全一扫。盖整个民族将被摧毁,受蹂躏,左倾右倾,皆成废话,资本劳工,同受牺牲”。这体现出
A.中日民族矛盾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国共合作初步达成 D.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3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之洞得知清廷有割台海于日本之说后,于1895年2月28日致电朝廷,历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向朝廷提出保台建议:一是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是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大益,必肯保台。张之洞的建议
A.捍卫了民族主权和领土完整 B.加快了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
C.是挽救时局的一种无奈之举 D.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
3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曾经指出要巩固和建设国家,其基础仍然是国民心理,“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要摆脱民族危机,恢复民族独立和尊严,就必须扫除中国人的病态人格,孙中山还指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要树立为大家、为国家谋幸福的新志向。由此可见,改变国民“病态人格”的根本是
A.坚持传统文化中光宗耀祖的人生观念 B.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
C.确立“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 D.树立民族和国家的大局意识
3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2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新著本国史》一书中对元朝疆域图的描述如下:“世祖便混一了中国,武功非常的发达》......外降缅甸、交趾及占城,破爪哇,南洋诸国都前来朝贡。并着从前各处的领土算起来,约得亚洲十中八九,欧洲十中的四五,版图的广大,要算古今中外所未有。”据此可知,该历史教科书
A.重视描述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关联 B.客观描写了我国元代的对外交往
C.意在振奋民族战争中国人的士气 D.反映了列强侵华程度的不断加深
4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人物画背景简洁,而宋代人物画多绘有符合客见实际的场景,邓椿《画继》中评“一幅画说:“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一一可辨。”对宋代人物画这一特点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政策的宽松
C.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 D.文人画日益盛行
4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们认为:“必须排斥超级大国因素,要从美苏的抵押品中解脱出来,并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位置。”为此,材料中的“他们”
A.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 B.退出了北约军事组织
C.加强了经济自主地位 D.消除隔阂而走向联合
4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初的俄国“自然派”作家提出了“写小人物”的口号,主张描写“小人物”特别是农民的悲修命运,要求“文艺成为社会的一面忠实的镜子”。下列作品体现了“自然派”创作风格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老人与海》
4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世界历史上,“日心说”打破“地心说”,重塑了人类的宇宙观;“进化论”颠覆了神造人假说,重塑了人类的生物观;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力学的框架,革新了我们对物理学和宇宙的理解。这些成果共同说明
A.科学研究与政治环境密切关联 B.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C.突破常识的禁锢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D.伦理道德建设对提升科学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4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

时间

援助情况

1949~1952年

经济援助总额的3/4以上流向欧洲

1953~1957年

经济援助总额的3/4流向发展中国家

1961年

经济援助总额的90%以上提供给第三世界

美国对外经济接助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三世界力量发展壮大 B.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向瓦解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美苏争霸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4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6世纪,雅典出现因反对贵族统治而贏得民众支持的僭主。这些僭主通常会发展公共事业,进行对下层民众和城市发展有利的活动,并镇压贵族的反抗,但这些僭主最终受到放逐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B.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C.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D.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4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个流行病多发的国度。尽管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将疾疫的发生归因于瘟神作怪或阴阳失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是逐渐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如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浬阏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宋代时,每当疾疫流行,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拔付。此外,各地普遍设立漏泽园制度,以掩埋无主尸体,从而减少了尸体繁殖细菌的机会。北宋末年以后,各地广泛设置安济坊,以专门隔离病患者,效果显著。
——摘编自张文《中国古代的流行病及其防范》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又被称为“霍乱年代”。霍乱最早出现在亚洲地区,之后随着商贸路线,向欧洲传播,最终导致了1831~1832年霍乱在英国的大流行。城市贫民是遭受霍乱等流行病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由于长期受到经济压追和社会不公正的对待,在面对他们不理解的政府和医疔机构的预防措施时(英国的隔离措施多由军队执行),贫民认为霍乱是由政府引进国内的,是用以镇压和毒害他们的手段。医生在霍乱面前的東手无策,使大众对医疗界怀有极大的敌意。
——摘编自田国明孝《19世纪英国的公共卫生观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流行病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霍乱流行的原因,并联系材料一指出宋代和近代英国在防范流行病上的相似点。
4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盐税自古就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地方督抚权カ大增,盐政大权也被地方督抚侵夺。私盐猖獗、贪污腐败,盐政遂日渐败坏。同时,洋盐大肆入境,不仅破坏了中国盐法,还危及中国主权,引起朝野忧虑。庚子事变后,赔款、外债等成为政府新的财政负担,加之“新政”创行,各项改革举措均需大量支出,田赋沉重无可复加,关税主权又受控于外人,政府应对财政危机只能从盐课上入手。1909年,清政府设置督办盐政处,后改为盐政院,任命载泽为督办盐政大臣。载泽到任后,明确提出统一事权,着手制定《督办盐政章程》,章程第一条即明文规定:督办盐政大臣管辖全国盐务官吏,总理全国盐务事宜。在官制设置上,盐政大臣之下设盐政丞一员,各省设立正、副监督各一员,之下又设奏任官若千员等以逐层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收回各省盐政实权的意图。至于盐务中的机构重叠、索取规费、贪墨行贿等积弊,则基本没有触及。盐改方案一经推出,便立即招致各省督抚的群起反抗,引发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博弃。除抵制洋盐因契合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而有所成效外,其余措施实际并未真正实施。武昌起义爆发后,整顿盐务一事便暂且搁置了。
一摘编自何亮《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盐政改革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末盐政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盐政改革的影响。
4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宋时期,封建租佃制居于支配地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两浙地区,不论是在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是在国家土地所有制上,都实行着小块土地租佃制,采取包括实物和貨币两种形态的定额地租。越是在劳动力充足、生产发展的地区,人身依附关系就越加松弛,租佃关系就越加发展。随着商品生产、交換的发展,土地也作为商品被卷入市场中,南宋出现“千年国换八百主”,土地“一年一换家”等现象,一些握有雄厚貨币力量的商人转化为地主。太湖流域的桑、茶、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棉花种植也逐渐由南到北扩展起来。农业劳动生产率超越了以前的任何历史时期。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封建租佃制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