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册期中考试历史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

类别

掘土农具

中耕农具

收割农具

名称

锸、耒、镢、锹

锄、铲、耙



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 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 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的政治见解。他的政治见解是
A.无为而治 B.为政以德 C.本善习远 D.实行仁政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主张体现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祸福相依,相互转化
C.法不阿贵,依法治国 D.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泛的族群。这反映出
A.诸侯变法 B.三家分晋 C.王室衰微 D.华夏认同
8. 详细信息
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6年。其统治期间属于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部分律法

律法

主要内容

《田律》

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

《厩苑律》

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

《仓律》

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史学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出现于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 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A.西汉 B.西晋 C.唐朝 D.北宋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  )

A.公元前3世纪末期 B.公元3世纪初期
C.公元3世纪末期 D.公元6世纪末期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太宗生擒突厥颉利可汗后,拜其二子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唐高宗分别册立西突厥的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并令他们各领所部,“赤心向国”。这些举措
A.消除了西北部游牧政权的威胁 B.是唐朝国力不足下的被迫选择
C.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控制 D.确保了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晋的道教学者葛洪分别称周公、孔子、董仲舒为“上圣”“天纵”“命世”,这说明葛洪
A.反对佛教传播 B.倡导“三教合一”
C.主张独尊儒学 D.具有“贵儒”思想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给如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 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
A.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
C.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
D. 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晋室南迁后,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南北统一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相符的是
A.发生了长平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等大战
B.时代特征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C.江南区域动态开发完成,俗云“扬一益二”
D.隶草行楷等书体出现,伴随“书圣”王羲之名扬宇内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 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地方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这一措施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B.减轻了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
C.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30.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对隋唐的影响。
3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唐朝长安城东市西市示意图。

(注:市署为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常平仓、平准署是隶属中央的派驻机构,邸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
材料二 ……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长安城两市布局的异同。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原地区哪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隋唐的相权有何特点?
3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盛·抗争·复兴汉武帝时期大事记(部分)

建元五年
(前136年)

设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博士

元朔二年
(前127年)

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本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

元狩四年
(前119年)

在各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组织盐铁生产、销售

元狩五年
(前118年)

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

元封五年
(前106年)

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请从上表任选两则史事,说明它们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