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0-2021年高二上册期中生物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的位置是 某些管道的切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②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长期饮用弱碱性水,会使①的pH明显升高
C.血红蛋白、各种激素、尿素都可以在①处找到
D.营养不良时会造成①蛋白质过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贝尔纳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
B.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C.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健康人通过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可以适应任何环境变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皮肤、肠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为(  )
A. 激素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调节 D. 免疫调节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停止
⑤性腺发育停滞
⑥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 吞噬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记忆细胞 D. 浆细胞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

A. ②→①→②→③ B. ②→③→②→①
C. ③→②→①→② D. ①→③→②→①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脱水干燥,利于种子萌发
B. 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 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IAA有协同作用,而与ABA有一定的拮抗关系
D. 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 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 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 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多种激素含量变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种子发育初期,首先显著增加的是细胞分裂素,与籽粒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有关
B. 种子发育3周后,赤霉素和生长素显著增加,调节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
C. 籽粒成熟期,脱落酸显著增加,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
D. 成熟后期种子鲜重显著下降,说明种子有机物来源不足后,种子呼吸大量消耗有机物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 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B. “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群落分层现象是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b越大,M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d越小,M与N的种间竞争越激烈 D.M与N将呈现“J”型增长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调査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査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调査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査对象
C. 样方法调査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B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
B. 伴随含碳有机物被大量分解,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使藻类大量繁殖
C. BC段细菌减少的原因是溶解氧减少
D. 该流域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 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将对a分泌d, b分泌e有抑制作用
C.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则d过程可发生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
D.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 T细胞,b为靶细胞,c表示抗体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前,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陈剑峰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免疫》上。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
B. 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C.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D. 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 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是协助扩散
C. NaHC0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D. C0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小鼠大脑海马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后几小时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 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髙 2—3 倍,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突触后膜上N受体被激活后,Ca2+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
B. 胞内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改变C酶空间结构
C. 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突触后膜受体进入胞内
D. C 酶被激活后促进胞内A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都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器官)等特点
B.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并且都分布在细胞膜上
C.植物激素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动物激素调节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控制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
B. 通过蝇蛆、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C. 生态系统具自我调节能力,该系统离开了人的作用是不会崩溃
D. 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D. 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意味着生态系统在衰退
24.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人体内的效应B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 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 免疫。
(2)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 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团或沉淀,进而被 吞噬消化。
(3)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抗原的途径:首先是 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 ,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然后再由该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2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_,④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⑤属于反射弧的______。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三个部位中处于静息状态的是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________结构中,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过程为________。
2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
(2)图1中可体现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F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示________(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丙曲线中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图1是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当作燃料使用,粪便、废水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催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