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二期中联考考题(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三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 每个人都能支配社会
C. 社会和个人永远都是对立的 D. 社会和个人有时是一致的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A.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 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 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国“两会”召开前,多家网站联合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
①网络能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③网民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参与权、表达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漫画,据此回答下题。

【1】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告诉我们
①遵守规则需要加强自律,敬畏规则
②维护规则需要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③遵守规则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④礼让行人是具有文明素养的体现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机动车过斑马线要礼让行人,这不仅是一项基本礼仪,更是一条法律。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说明了
①要强化他律,严格执法
②要强化司机的道德自律,树立文明驾车理念
③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不强,容易危及行人安全
④规则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九大提出“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强调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
A.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相当
B. 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C. 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一样们工干
D. 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金钱和地位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这表明法律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军国庆节随爸爸一起出去旅游,这是他在日记中记下的话:今天很不高兴,我亲眼看见走在我前面
的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我说了一句:“请带走你的垃圾”。他竟然回了一句:“多管闲事”。该游客的行为
①是不自尊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说明了缺少社会公德意识
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村民老张因不满W镇政府强制拆迁行为,依法将该镇政府告上法院。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镇政府拆迁行为违法。据此回答下题
【1】老张提起的诉讼属于
A. 民事诉讼 B. 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财产诉讼
【2】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②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诉讼是最权威的手段
③打官司虽然不太光彩,但是却非常地有效
④与政府打官司,法院总会维护弱者的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情境探究题 详细信息
张乐最近在网络上阅读到以下三则信息,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小记者招募 ) 信息二(全国劳模推荐程序简化)

信息三(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网上阅读使阅读更加便捷…… 走路、吃饭、地铁、公交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日前,央视《共同关注》栏目呼吁,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这些人不但忽视了多种安全隐患,还因长期低头而忽视了人间亲情…
(1)阅读材料一,从“亲社会行为”角度说出青少年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请从“社会规则”的角度,说说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现象给你怎样的启示?
(3)材料三阐释了什么道理?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参与网络生活?
10. 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我们在学校、社会生活中通常总会遇到各种事情或问题。阅读下列三个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期末考试,你发现小明同学把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准备偷看。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明的行为。

情境二:
放学的时候,小张和小王同学骑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并且说粗话脏话,被交警及时阻拦,并批评教育。

(2)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违背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交警该如何批评教育他们?

情境三:
班里的一些男生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取笑同学。

(3)当你看到这一现象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11. 情境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市开展“法律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是某校在该活动中的展板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情再现)重庆《拍案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我叫林林,今年18岁。读初一时成绩不好,经常旷课,经常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最终我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法律链接)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林林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2)请指出林林辍学后的行为的性质,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理由。
(3)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有何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