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图“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B.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方面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湖南的地理景观相符合的是(  )
A. 地表河流多,且为外流河
B. 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强烈
C. 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D.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  )
A. 地壳物质循环 B. 生物循环
C. 水循环 D. 大气环流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主要是因为热量不同 B. 图中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该山地南坡的自然带比较丰富 D. 该山地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
【2】图中北坡自然带海拔低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差异 B. 水分状况 C. 海拔 D. 土壤差异
【3】图中南坡森林带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南坡是阴坡,热量少 B.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C. 北坡是阳坡,热量多 D.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直接影响图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上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开放性
D. 独立性
【2】右图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可以表示左图中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2】【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文 D. 生物
【3】【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区域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开放性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文 D. 生物
【2】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自然环境的特性是
A. 生产性 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开放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C. 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D. 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地区植被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 1月 B. 3月 C. 7月 D. 10月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条件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图示M含义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化合作用 D. 分解作用
【2】上图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 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 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3】上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上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B.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大气层中的CO2愈来愈少
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中很多物种濒临灭绝,粮食短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接踵而至,直接危及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持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一系列话题,逐步深入人们的大脑,进入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理环境的(  )
A. 净化功能 B. 生产功能
C. 平衡功能 D. 循环功能
【2】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人口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随之影响了地理环境的(  )
A. 生产功能 B. 平衡功能
C. 净化功能 D. 循环功能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此图可以简单看成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 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 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 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 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大气中CO2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 生产性
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文
D. 生物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________变化的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3)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___月份(代表月份)。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商品粮基地,该流域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灌区示意图。

材料二 秋浇是该灌区传统的特殊灌溉制度,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进行,是该灌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的一次。
(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此地渠道密布的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秋浇对乌梁素海环境的影响。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分)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

材料二 该图为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月分配图。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降水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来,丁处0m等高线向远离大陆方向凸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说明长白山对松花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