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考题(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经典力学
D. 进化论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一书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B.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C. 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 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 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实现“正名”,则须在“政”“刑”之外借助“德”“礼”。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 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 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钱穆在其通史性论著《国史大纲》中说:“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对材料所述“转变”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推动贵族政府转为文治政府
B. 开启中国古代士人参政的先河
C. 基于国情变化所做出的调整
D. 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天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A. “水是万物的本原”
B. “心外无物”
C.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人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判断,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 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 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 影响范围存在局限 D. 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
A. 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 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文艺复兴倡导民主自由原则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 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 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 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 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 造纸术的革新
B. 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C. 活字印刷术的推广
D. 科举取士的需要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因为
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
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 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A.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B. 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C. 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A. 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 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 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 达尔文错误地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B.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
C. 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相同的规律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布鲁诺因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B. 教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C. 英国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
D. 教会权威已经逐渐丧失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 达尔文错误地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B.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
C. 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相同的规律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众的态度是
A. 都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
B. 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 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 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下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说明
A. 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
B.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 西方传教士在华广受欢迎
D.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韩信很快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 《石氏星表》
B. 《九章算术》
C. 《齐民要术》
D. 《四洲志》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作“游侠”。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辜。这反映出
A. 司马迁与班固的境界高下有别
B.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因时因人而异
C. 时代背景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 两汉游侠群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论;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A. 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 重文轻理,倡新抑旧
C. 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 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加试题)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
A. 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 中国的知识分子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作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缺盈亏、海潮上涨下降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300多年前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认识其成因。为科学解释上述现象提供理论支撑的科学家是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达尔文
D. 普朗克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24年《垄断法》问世,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后来,晚年的瓦特非常富庶,他的主要财富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材料主要表明
A. 《垄断法》问世奠定了工业革命基础
B. 专利制度阻碍了工业革命向世界拓展
C. 专利制度诱导瓦特逐步改良了蒸汽机
D. 技术创新得到制度保障方能放大效益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的评价是在强调互联网
A. 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 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 交通工具和武器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重大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A. 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 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
C. 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D.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3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
B. 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C. 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D. 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3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以独特的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被誉为“一部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 摆脱了古代罗马法学的影响 B. 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的基本框架 D.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3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字作为一种特有的书面语言,其发音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沟通,为中国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提供了一种重要力量。这反映出
A. 汉字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B. 汉字是中国统一的决定性力量
C. 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汉字使中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减弱
39. 详细信息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第27条: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四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上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三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3)材料四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主张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40. 详细信息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有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4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认为无论任何学派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悉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一以学诣为主,讲授以不背思想自由为界限。对于学生,破除其做官发财思想,及专己守残陋风,扩大治学范围,了解科学的重要,以祛偏狭之见。他对陈独秀早表钦佩,近又读过一年来的《新青年》,益觉陈的见解多和他相合,遂聘为文科学长,共商整顿大学办法,罗致优良的教师,一向以腐败闻的北京大学,气象大变,面目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整理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北京大学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
——引自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2)列举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为宣传“新的内容”所发表的重要文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北京大学在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