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历史试卷在线练习(2018-2019年天津市耀华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冷战“结束后的亚太地区,俄罗斯国力锐减,日本综合国力下降,与此同时,东盟、印度的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反映出“冷战”结束
A. 有利于遏制大国的霸权主义 B. 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健康发展
C. 为区域力量发展提供了机遇 D. 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更为有利
2. 详细信息
《解放日报》提到“在举行了这种诉苦大会的地方,成千成万的俘虏兵打开了眼睛,他们立即就觉悟到一系列的问题,立即就自动要求加入我军,与蒋介石和帝国主义者拼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诉苦会能够俘虏大量士兵
B. 诉苦会是反对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唯一途径
C. 诉苦会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D. 诉苦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3. 详细信息
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反映了英国
A. 国家权力逐渐向内阁倾斜
B. 首相、国王和议会互相制约
C. 议会成为政党角逐的中心
D. 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 )
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
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 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B. 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C. 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 多元文化的发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初期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
A.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 扫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C. 在外交上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 提出了“求同存异”原则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中方让出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协定关税
D. 传教士传教权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虽然君主立宪的英国和民主共和的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都属于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各项属于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差异的是
A. 司法独立
B. 政府掌握行政权
C. 内阁对议会负责
D. 以首相为国家元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北宋《通考职官志》记载:御史中丞“无正员,以两省给、谏权”。《宋史张观、买黯传》载:“(张观)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买黯)迁给事中、权御史丞中”。这说明北宋
A. 行政体制渐趋完善
B. 监察机构职能发生转变
C. 监察机构形同虚设
D. 监察官员多为他官兼任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海县博物馆于1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载:(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
A. 《集簿》是我国迄今首次发现的郡国向朝廷呈报的上计簿
B. 《集簿》对于进一步研究东汉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C. 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D. 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唐书·百官志》所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据此,对古代宰相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宰相就是皇帝的总管家,替皇帝管理国家大事
B. 宰相与皇帝是分开的,宰相是政府领袖,代表政府
C. 皇帝与宰相是一体的,皇帝是主,宰相是辅
D. 宰相只是协助,辅佐皇帝,决策权只掌握在皇帝手中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二铜表法》第3表载:“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在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这段材料表明( )
A.司法具有公正性 B.维护贵族的特权
C.保护债权人利益 D.古代法律的残酷性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A. 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C. 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D. 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时,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1997年香港顺利地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
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统治的力不从心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新网2009年6月4日电据“中央社”报道,英国首相布朗面临重大政治危机。继4位内阁官员相继表明请辞后,数十位工党国会议员拟妥签署信要求他下台,最快7月初唐宁街就可能有新主人。这是布朗2007年6月接任首相以来,遭遇最严重的政治危机。4日一旦工党在英格兰地方选举及欧洲议会选举惨败,或甚至再传出内阁官员请辞,将加速布朗被逐出首相府。下列对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首相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
B. 首相有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
C. 首相可以解散议会,议会也可罢免首相,二者相互牵制
D. 首相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④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学者陈国刚在《民主的审判》一文中说:“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但在解读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时,我却宁愿断言,苏格拉底之死不是民主之过,至少不是民主一己之过,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司法,死于披着民主外衣的雅典司法。”作者认为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
A. 直接民主政治制度
B. 公民多数人的暴政
C. 决策失误的公民大会
D. 不公正的司法制度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并未能克竞全功。……至一九三五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南昌起义成功
B.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 长征胜利进军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世纪末,当发动“光荣革命”的辉格党、托利党的领袖们制定《权利法案》的时候,国王拥有行政权和联盟权,但到了19世纪中期,国王终于沦为很少过问政府事务的偶像。这一变化是由于
A.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
B. 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英国
C. 人民革命力量的不断推动
D. 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2年1月中共中央创刊的《先驱)在《发刊词》中写道,“我们要知道那种不就客观的实际情形研究,而徒凭个人主现的思想改造社会的人,他们的罪恶在实际上与反动保守派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心迹)。”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B. 已正确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已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
D. 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22. 详细信息
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旗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三省制运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23. 详细信息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哪里有日本的侵略,那里就一定有中国人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曰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三、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中共党史资料》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摘自于中共哪一宣言?该宣言发表有何意义,中共在抗战斗争实践中是如何落实宣言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