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半年期末考试历史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
A. “仁”
B. 无为
C. 有教无类
D. 对鬼神敬而远之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这一材料说明
A. “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主流学说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
A. 反对私有制
B. 反对君主专制
C. 倡导民主自由
D. 反对中央集权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盛装开幕,它“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下图是开幕式表演中的一个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 丝绸之路
B. 造纸术
C. 书法艺术
D. 活字印刷术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A. 戊戌变法后 B. 辛亥革命后 C. 国民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指
A. 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时
C.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
D.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革后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恢复高考
B.实行义务教育法
C.提出“三个面向”
D.提出“科教兴国”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批示,全国随即出现
A. 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学校教育制度
B. 上山下乡运动
C. 各类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D. 开门办学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5号”发射成功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的思想观念是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电灯 D.骡机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牛顿力学—蒸汽机—机加械工业
B.内燃机—火车—运输工业
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电子工业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飞机的广泛使用
B. 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 航天事业的发展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立下遗嘱用他的一部分遗产建立一个基金,用其利息奖励世界各国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这位立遗嘱者的主要发明是( )
A.电动机 B.炸药 C.电话 D.汽车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是伟大的奥地利音乐家,其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据此判断这位音乐家是
A.贝多芬 B.舒曼
C.施特劳斯 D.舒伯特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作者是( )
A.“猫王” B.柴可夫斯基
C.德彪西 D.勋伯格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这是德国作家席勒对某一文艺流派创作风格的概括。下列文学作品中,最符合这种创作风格的是
A. 《十日谈》
B. 《人间喜剧》
C. 《唐璜》
D. 《战争与和平》
2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二(欧洲)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高尔基
材料三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试图以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为主题,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自1952年诞生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经久不衰。
(1)材料一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高尔基的观点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兴起的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此为特征的文学流派被统称为什么?
2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右图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下图是一幅法国著名绘画作品。

请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2)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的说法。
(3)据材料二、三,说明近代科学引起了什么思潮的产生?恩格斯认为在这种思潮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4)材料四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分别是什么?这种作品反映了人们对材料三所述的现实的失望情绪,体现了什么文艺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