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2019年高二政治后半期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究竟是什么?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却可以看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汉字是我们的哲学,止戈为武告诉我们大国重器只为和平”。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于实践而底蕴深厚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而一脉相承
③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兼收并蓄而有容乃大
④中华文化无比优越,延绵不绝而光耀华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必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点燃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为此需要我们
A.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以先进技术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B. 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运用现代科技创新中医药生产技术
C. 强化中医药文化的有形影响,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D. 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努力实现中医药西医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2019年5月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旨在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增强亚洲文化自信,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凝聚亚洲发展共识,激发亚洲创新活力。举办大会的意义在于
①展现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
②有利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③有利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
④展示中国作为亚洲最优秀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0月北京电视剧交易会宣布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受群众欢迎的40部经典电视剧。这40部经典电视剧记录了中国启程的地方,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也是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对中国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开创我国影视业的新局面,要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作用
②优秀文化要接地气,要勇于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
③文化生产应面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④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发挥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内秀的中华民族,往往将丰富的情感寄托于事物之中,面塑艺术便是其中之一。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做春燕寓意春回大地;用“大寿桃”给老人祝寿。这表明
①面塑文化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民族情感的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面塑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交往方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面塑艺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下列诗句与其表达的精神对应错误的是
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梦想精神
B.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团结精神
C.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创造精神
D.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爱国精神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守护百姓的幸福感,进一步弘扬优秀民俗传统文化,春节期间,不少地方都举行了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的活动。这些活动旨在
①振奋凝聚人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②培育良好风尚,维护农民文化权利
③促进文化体制创新,引领社会思潮
④为促进保护传统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媒体时代,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要求主流媒体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阵地意识
②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③唱响正气歌,用政治原则聚民心、筑同心
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增强主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市试点推进“共生院”模式以解决宜居和发展问题。“共生院”包含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后,利用腾退空间完善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引入新居民或者游客居住,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该模式认识正确的有
①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②新老建筑共生有利于创造美好的生活场景
③“共生院”模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新老居民间的交流沟通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民族的发展和兴盛往往同一定的哲学思维相联系,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握时代脉博、推动改革进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要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港珠澳大桥是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针对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建设团队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开展了百余项试验,攻克了十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报专利400余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奋战8年,创造了新的“中国奇迹”。这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
④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竹子的固有属性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客观基础
②表面写竹实质写人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诗人对竹子的认识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
④竹的特点是形,人的风骨是意,形寓于意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虞衡制度,专门设立掌
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指导护林人员在何时砍伐何地的森林。这符合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及其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有什么样的真理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③联系的客观性决定了规律是不会变化的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事物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30年前,库布其沙漠是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库布其构建了一个上万平方公里的集沙、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样性和富民于一体的库布其生命共同体,创造了世界的“治沙奇迹”。这告诉我们
①库布其环境的改善是创造条件顺应规律的结果
②做事情需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解决库布其人地矛盾的关键
④库布其的奇迹印证了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正确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基础,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辩证的否定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A.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C. 要重视量的积累
D. 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市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谋篇布局,发挥“以花为媒促招商,以节会顾谋发展”集聚效应,从打造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环境等方面发力,多管齐下实现乡村旅游、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一做法蕴含的哲理是
①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实现提供了根本途径
②抓住矛盾双方的特殊性才能区分不同的事物
③积极实践才能把观念中的东西转化为现实
④系统优化各种要素才能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在2019年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阳死了,人还活着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描写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小说探讨了未来人类面临恶劣的生存环境时如何生存的问题,读者可以从中感悟到,“希望是人类谋求生存的不竭动力”。对这一感梧理解正确的是
A. 希望是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是人类征服宇宙的首要条件
B. 希望是春风,唤醒沉睡的心灵,使人类在闲境中奋发图强
C. 希望是清泉,滋润求生的愿望,是人类谋求生存的物质力量
D. 希望是闪电,激发生存的智慧,使人类摆脱自然的制约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平“语”近人——习.平总书记用典》从习.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下列对古语古训蕴涵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是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④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整体架构中心。该中心集合“报、网、端、微”各个部门的精干力量组成工作团队,进行全媒体采、编、播,然后向全球500家新闻网站供稿。这一做法
①运用了系统优化方法,统筹规划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
②推进各种媒体资源融合,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效能
③表明不同媒体具有相互贯通的属性,没有本质的区别
④能促进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实现传媒业质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扎根太行的“农民教授”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坚持三十年扎根太行山,用科研成果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探索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共同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的爱戴。这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总是因人而异
②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平在罗马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谈到,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平主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自信与担当,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下列观点与之哲理一致的是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
②“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④“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平主席热情赞美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今天的我们只有勇做追梦人,一棒接着一棒跑,才能迎来“放眼昆仑绝顶来”的明天。这启示我们
①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梦想的根本途径
②实现梦想需要坚韧不拔之志
③实现梦想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
④梦想是在对他人的奉献中实现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标识。标识由中间的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缩写(CIIE)等部分组成。中间的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地球上的绿色中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图标外侧为浅蓝色圆环,寓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图标中进口博览会的英文简称“CIIE”中间两个字母“l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着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进口博览会标识是如何体现系统与要素观点的。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越来越多地选择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场放牧的家庭逐渐减少,草原民族“四季游牧”这一经过上千年人文历史积淀的生活方式正从我们眼前渐渐消逝。针对草原民族一些传统特色文化渐渐消逝这一现象,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近年来,草原各传统部落纷纷从自身传统游牧文化中挖掘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庆祝古尔邦节、访问牧民家庭等丰富的民俗节目和游乐项目纷纷推出并层出不穷。这不仅吸引了投资者,而且更多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从而带动了草原民族地区旅游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草原部落的特色文化在经济发展中重焕了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说明草原各部落是如何做到让特色文化重焕生机的。
2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凝聚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来增强文化认同,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农民丰收节如何实现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现实意义。
(3)如何办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是各级政府考虑的一个问题,请你为政府提出3个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