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地理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2018-2019年四川省雅安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华网2014年10月26日电,近日,太阳表面突现一个面积很大的黑子群,达地球表面积的50余倍。在华北地区严重雾霾天气下,肉眼清晰可见。对于该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太阳活动正处于宁静时期
B. 太阳黑子位于色球层上
C. 往往伴发耀斑现象
D. 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 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 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
D.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太阳直射在120°E经线上,125°E的地方时是
A. 12时 B. 12时20分 C. 11时40 D. 13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若干年后河口处小岛最终与哪一岸相连

A. ①—甲,②—丙
B. ①—乙,②—丙
C. ①—乙,②—丁
D. ①—甲,②—丙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B. 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
C. 丙图中的AB为昏线 D. 丙图中的CD为晨线
【2】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A. B.
C. D.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号21点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点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飞船发射时,地球处在右图公转轨道上的哪个字母位置附近
A. A B. B C. C D. D
【2】飞船发射升空时,太阳直射点在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 B.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
C.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半球夏至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B. 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
D.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先感受到纵波传来,再感受到横波传来,表现为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只有上下颠簸 D. 只有左右摇晃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C.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A.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 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该了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A. 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 黄赤交角的变化
C. 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 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海平面上升 B. 暖冬频繁 C. 海平面下降 D. 地震频繁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气压、高度、温度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形成高气压
③近地面气温高,则高空气压高
④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 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D.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压线数值③<①<② B. a是地转偏向力
C. 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 该风形成于高空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完成下列各题。

【1】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2】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 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C. P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N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 空气中的水汽多 B. 太阳辐射弱
C. 地面辐射弱 D. 大气逆辐射弱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列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A地

B地

1月平均气温

25 ℃

2.3 ℃

7月平均气温

28 ℃

16.5 ℃

1月份降水量

210 mm

60 mm

7月份降水量

195 mm

70 mm

年平均降水量

2150mm

710mm



【1】关于A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布于亚洲南部地区
B. 为热带草原气候
C. 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D. 此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
【2】关于B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是其最典型的分布区
B.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欧洲西部最典型的原因是西风和暖流的影响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给下图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________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__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__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在下图中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等压面的变化。________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________ 处等压面向下弯曲,________处等压面向上弯曲。(填“高压”或“低压”)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北半球某地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_____是_____ 。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天气。
(2)C、D、M、N四处中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
(3)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 ,因为_____ 。
(4)E点的风向_____。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亚欧大陆气候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 _____月份(填1或7),判断依据_____
(2)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
(3)此季节,判断⑥地此时盛行偏_____风,③地此时受_____控制。
(4)此时,亚欧大陆上出现的气压中心是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 。
(5)此时③地和⑥地的气候特点各是什么? _____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模式图”(M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图反映的是____半球____季。
(2)丙、丁两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字母) ____、____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填代号)____。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为_____锋示意图,图中A是____气团。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地,属于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____ (前、后)。
(4)该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为____,过境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 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____ 。我国受此锋影响最典型的的天气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