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卷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
《夏》
①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夏天,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润,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③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也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是否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是否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④夏天是热烈的,金黄的,紧张的,我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 pú fú pang bò
气( ) ( ) ( )
【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指出夏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前”是指________
“后”是指_________“生命交替”指________,结合上文理解,作者是运用________的写法来表现夏季这一特征的。
【4】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秋“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②③两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冬阳 童年 骆驼》
爸爸已经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 那样丑的脸 那样长的牙 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了胡须。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不由得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你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骆驼(duì wǔ)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líng dāng),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
磨(mó mò)来磨去 沾(nián zhān)在 慢慢地嚼(jué jiáo)
系(jì xì)着
【2】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用“______”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
【4】为什么我的“牙齿也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骆驼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唯一的听众》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觉、感受、感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名望、威望、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 ) 众多( ) 凶恶( )
【3】联系上下文,用“ ”选择最恰当的词。
【4】“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促使“我”努力练琴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_________。
【6】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4.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跟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根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1】“惯”字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部。
【2】我拉小提琴父亲和妹妹是怎样说我的,我的心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蹑手蹑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最后一句话,思考:“沮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锯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唯一的听众》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 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有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时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惭愧 ( ) 独一( ) 遗忘( ) 发现( )
【2】“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句中“这感觉”指的是____________,我从“她总不忘说”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老人总说“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是她想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反映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你脑海中浮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四字词语。
【4】读“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像深深的潭水……”请把描写老人神态、动作的词语分别用“ ”和“ ”划出来。
【5】请用“ ”线画出这位老人给我的鼓励的句子。在这位老人的赞扬声中“我”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的,而且倒有了几分愠怒;时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些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在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山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他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1】按拼音写词语。
yùn nù wǎn xī mí màn péi zāi
( ) ( ) ( ) ( )
【2】第一节中写“父亲喜欢兰草”,但“当方园几十里的人跑来玩赏父亲培栽的兰草时”,父亲“倒有了几分愠怒”,请根据文意写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析“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欣赏兰草前后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访兰”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从养兰、赏兰写起,又写父亲带我到山中访兰,而实际上,文章的旨趣是探寻怎样做人的问题。
B. 作者通过对兰草的描写,赋于兰草象征义,表达了自己对野兰一样的真性之人的赞美,对家兰一样媚俗之人的唾弃。
C. 空谷幽兰,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作者这里寄寓的深意是: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不要盲目媚俗。
D. 盆栽的兰草虽然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但它只能供人玩赏,不会对社会有贡献。
E. 本诗所表达的主旨与陆游《兰》诗中 “香来知有兰,迃求乃弗获。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所表达的一致,与齐白石〈〈兰〉〉诗“幽蓝小竹应参差,静坐书窗读楚词。记得西邻园半亩,阴弄满径月明时”的主旨不一致。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我在房前空地上,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成了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的兴趣。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我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顺便也看一看丝瓜。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人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我都要注视那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了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小瓜,垂直的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丝瓜有思想,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子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按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疲倦: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突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品味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我的信念》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50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专心致志地研究,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尽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
报酬:_____________________。
迷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心无愧: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一段回答如下问题:
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二、三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寻求现实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七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理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何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寻找幸运的花瓣》
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
我怔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放学以后,我绕道去街心花园,从丁香树旁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噢,原来是四个花瓣呀!
可是,又一天,你忽然又告诉我: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的丁香。
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着。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最终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然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恶作剧,故意诳我吧?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正围在你身边,你手中举着一朵小小的丁香花。
你还特意举到我跟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诳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放学比较早,我径直奔向我小时侯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那里分布着樱花区、竹林区、梅林区,还有丁香区。
我走进丁香林,那里早已有不少赏花的人。我不是赏花,我是在找花。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有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
我不理会他,只管专心致志地寻找着。
一片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划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个瓣儿丁香。
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忽然,我发现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我回味着这几天为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而乐此不疲的心情,我又回味着由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的惊喜,这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快乐。
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
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
当你心中萌发了一个希望的时候,与此同时,你又有了一种实现这一希望的力量;继而你终于把希望变成了现实,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1】给加点字注音。
余晖( ) 花瓣( ) 着实( ) 茫然( )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
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悻悻然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仔细(_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_)
【4】“许多人见我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一句中,“这赏花的姿势”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径直奔向我小时候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这句话中“径直”是什么意思?如果把“奔向”改为“走向”可不可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未能找到五瓣丁香,可谓“贪黑起早”,你能在文中找出体会这个词的两句话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目叫”寻找幸运花瓣儿的理由是( )
A. 因为寻找五瓣丁香的过程,使“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使“我”有了一种实现希望的力量,所以说“我”找到了幸运
B. 因为五瓣丁香是幸运的象征。
C.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8】结尾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我很重要》
许多年来,很少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落,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我很重要。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却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我很重要。
我对自己小声说。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许诺——( ) 嘹亮——( ) 卑微——( )
【2】本文作者针对长期以来不少人忽略自我存在的价值,认为“_____________”这一思想观念,发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响亮的宣言。
【3】在第四段到第十段中,作者从三个方面精辟剖析了个体生命的价值。这三个方面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
【4】“孤本”原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第⑨段中有两个词与“孤本”在文.第十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5】作者说“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请你联系本文简要回答应该怎样生活才能无愧于“心灵对生命的许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认为还有没有比“我”更重要的?请简述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⑵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⑹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
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铸造——( ) 抛弃——( ) 精力衰竭——( )
【2】本演讲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
提出赠言→ ________________ → 指出怎样做学问 → 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出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另外再补充一个恰当的同类事例(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组成一个可浓缩全文内容的警句。
不要抛弃学问,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熟读精思》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三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还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在这里,“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名学生,你在读书方面有何心得或好的方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翻越大雪山》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____大雪山__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不可挡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________比喻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段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古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 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