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年高三后半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成之所,是道德秩序、乡土礼俗、故风旧习等传统的发生和维持的场域。随着乡村被卷裹到全球化的现代浪潮中,乡村的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乡村社会记忆也面临消退。
乡村社会记忆,首先是生活在乡村中个体自身的社会经历反思,通过记忆的方式重构过往的个人生活经历,是个人生活史的重新赋意;其次是一场针对过往乡村生活的集体性追忆,是集体记忆的鲜活建构;最后是构建某一特定的地域、社区在国家民族层面中的社会记忆,构成社会转型和时代发展的生命档案。
对个体来讲,记忆强调过去的历史事实与当下的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呈现出的意义。记忆内嵌于富有生命意义的日常生活大背景中,个体与集体的行动或交互行为附着于历史性的生活世界之中。个体的行动是在其所属集体或者社群特定的文化秩序支配之下进行的,这种秩序也反映了历史变迁的轨迹。每一个生活在其间的个体,都可以用他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保存社会转型和历史变迁的印记。近年来出现的短视频、返乡体、影视记录片等形式,开启了技术下沉与全民记录结媒的时代,正好反映了当代人对加速的现代性的不同“写作”方式。
乡村人文遗产、文物古迹等构成历史语境中的“记忆之场”,它们成为呈现记忆消失的印记以及社会对过去或者失去的记忆重建的物质和精神依托。这些“记忆之场”正是勾连永远逝去的过去和当下这两个时空极值并重新阐释它们的媒介,其间,每一个体在这些“场”中赋予自己生活以意义与情感。
总之,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记忆,生成于现实社会并内嵌于社会框架之中,其本质是对过去的当下重构,在回忆与忘却的辩证关系中持续存在并达到富有生命感的情感意义。记忆产生于社会又缔造了社会(或社群),个体记忆是在社会记忆中形成的。同时,记忆具有重建性并通过依附一个社会“意义框架”被保存下来。乡村生活世界的记忆成为生活在其间或曾经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的一种遗产性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紧密地关联着传统、风俗、故土、人情,真实地表现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实践中。
(摘编自项继发《重拾乡村社会记忆》)
材料二:
当前,在我国大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留住乡村肌理,传承民间记忆,是每个新农村规划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浔龙河村位于长沙县,距离长沙市仅30公里,但由于耕地面积少,外出打工的人较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这些劣势在柳中辉眼里却可转化为优势:人少,集中安置就相对容易;耕地少,土地多样性就丰富……
于是,柳中辉带领团队携巨资返乡创业,2009年,他当上了浔龙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返乡创业之初,一切并没有想的那样简单。单单说服村民们搬到统一规划的地方去居住,就让他们费尽脑筋。“一开始我们想建楼房,但乡亲们习惯了独门独户,嫌楼房憋屈,后来我们设计成了联排别墅,每家都有前后院,都有车库,一楼可以做门面商铺;大家说想吃自己种的菜,我们就在住宅旁边规划了50亩耕地作为景观菜园;乡亲们又说锄头耙头放哪?于是我们又在菜地里增加设计了工具房……”经过无数次协商,柳中辉及其团队不厌其烦地修改规划,以满足乡亲们的意愿。如今,破旧脏乱的农村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白墙灰瓦的联排别墅和青砖铺成的乡间道路,每家门口都停放着小汽车。
柳中辉认为,新农村建设不是让农民都进城住,而是在考虑农民的需求的前提下,让城市文明融入乡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民可以享受征地拆迁等开发带来的收益,但这毕竟是“一锤子买卖”,如何才能实现农村经济与文明的长期发展?
因此,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实现就地就业创业,才能由“输血”变“造血”。
目前,浔龙河小镇形成了以蔬菜、花卉苗木和果木基地等为主的生态农业,不施用农药、化肥,生产健康绿色食品;以地球村、农业观光、养生度假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为项目聚集人气,拉动消费;以亲子教育、青少年国防素质教育、与北师大合作建校等为主的教育产业,形成固定消费人群;以田汉文化、湖湘化、亲子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提升小镇艺术气息和品牌影响力;以养生服务、健康生活打造的康养社区引导市民下乡居住,满足市民品质化生活需求。“浔龙河项目区产业之间形成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做到盈亏基本平衡;中短期内强调发展康养产业,实现盈利;长期则以旅游产业等形成持久稳定的收入来源。”柳中辉说。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活力浔龙将进一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摘编自常理《过“城市生活”留古镇乡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化的现代浪潮给乡村带来了极大冲击,乡村社会记忆面临消退的风险,这是材料一立论的背景。
B.个体的乡村社会记忆,是个人对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的反思、重构,其中也可以反映乡村的历史变迁。
C.浔龙河村新农村建设一开始面临的问题,是乡村发展中的“新”与“旧”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D.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是浔龙河小镇长远发展的重点,旅游产业、康养产业是其必要的补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人文遗产、文物古迹等是重拾乡村社会记忆的媒介,在重拾乡村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
B.重拾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乡村记忆,需要着眼于乡村的过去,准确回忆乡村的历史,形成富有生命感的情感意义。
C.材料一侧重从理论上分析“重拾乡村社会记忆”这一话题,材料二则用具体实例回答如何“留古镇乡愁”这一问题。
D.重拾乡村记忆成为了一部分生活或曾经生活在其间的人的自我选择,材料二中柳中辉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选择。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已经离开凤凰的沈从文在自己的小说《边城》中深情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等民俗。
B.侗族作家潘年英用文字书写故乡一个坐落在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名叫“盘杠”的小山村,探讨故乡的常与变。
C.2020年,农业农村部指示,各地不得阻挡已落户城市但拥有宅基地的人返乡建房,自建房可以登记自己的名字。
D.从1991年起,每年的公历4月1日至10日,洪洞县都在洪洞大槐树明代迁民遗址举行大型的寻根祭祖节活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结构层次。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今天我们该如何“留住乡愁”。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州·桃花扇
祝勇
①泰州与一个人的名字息息相关:孔尚任。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这位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以水利官员的身份抵达泰州。他或许没有想到,这座水城修改了他的身份——当他离开这里时,他的官职已经无足轻重,而他在这里完成的戏剧却使他名噪天下,他为这出戏起了一个动人魂魄的名字——《桃花扇》。
②悖论也正是在此时出现——孔尚任最初是带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来到泰州的,他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打算,而是一心一意地,试图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但是,他的书生意气很快就失了锋芒,官场以强大的韧性不动声色地对付这位钦差的雄心勃勃。
③孔尚任显然不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政客,他的远大志向在现实政治面前很快一败涂地。不仅治水的专款去向不明,连他的工资,都成了问题。于是,这样的场景出现了:钦差大臣无处居住,只好栖身于一座破庙中,一日三餐难以为继,只好把羊裘葛袍一一送到典当铺,甚至,向人们伸出他高傲的手……
④来自官僚系统的围追堵截,把孔尚任逼回到书案前。他的官宦生涯已经具有十足的流浪或者说放逐的意味。他在纸页间保留了内心的火种,以书写的形式,表达与世界对抗的决心。
⑤泰州在宋明两季,迎来它的全盛期。然而,这两个繁花似锦的朝代,不约而同地在血腥鏖战中告终。来自北方的两股势力先后席卷了南方的江山,轻灵秀逸的南方,无法与金戈铁马的北方对峙和抗衡,在这样的较量中,南方宛如所有的艺术品一样变成易碎品,被突如其来的马蹄毫不迟疑地踏碎,变成血泊里的粉末与残片。
⑥一些资深的享乐主义者,借助佳肴、美酒、鼓乐、歌舞、器皿、锦帛的声援,展示他们对于生活的全部设想。雕梁画栋,锦衣玉食,在权力的庇护下,他们的欲望与日俱增。
⑦孔尚任穿透现世的浮华看穿了它溃烂的核心。没有什么比借用一双妓女的目光更加恶毒的了,而更加恶毒之处在于,他笔下的妓女比所有自命不凡的官场寄生虫和学院派知识分子更加圣洁。气节在那个底线崩盘的年代里可以成吨出售,而妓女柔弱的肩膀,却承担着业已生锈的道义。
⑧自泰州,《桃花扇》开始了它的成名之旅,洛阳纸贵,清康熙四十七年,《桃花扇》得以大量刻印,流布更广;相比之下,现实中的孔尚任,则是一败涂地,康熙二十八年,他结束了尴尬的水利官员生涯,由泰州返回北京,尽管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十八年,《桃花扇》剧本被呈递入宫,但这并没给他带来好运,这样一部作品显然无法博得帝王的欢心,不久,孔尚任被罢官,继而深陷贫困无法自拔。
⑨此时,除了归乡(山东曲阜),他已别无选择。康熙四十一年,孔尚任离开北京,黯然还乡。康熙五十七年,孔尚任在故乡度过了十六年宁静的时光之后,在南方正月的薄雪中长逝。孔传铎说:“从此风流歇绝,竟为《广陵散》矣”。
⑩孔尚任仕途的阻遇刚好可以成为对《桃花扇》的最佳注解,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官运亨通的人如何能够保持这种警醒的目光。现实的道路四通八达,只要有胆拿灵魂作成本,就一定会得到现实的犒赏,惟有像孔尚任这样不识时务的老愤青无路可走,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可能得到现实的眷顾,即使他的作品曾经引起最高领袖的关,他的出路也只有一条,就是摘掉乌纱,回归乡野。这是人生的一次逆向之旅,故乡不仅是他的来路也必将成为他的去处。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水城修改了他的身份”指的是孔尚任因为在现实政治面前受到打击转而从事戏剧创作,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戏曲家。
B.享乐主义者觉得南方的繁华易碎,所以及时享乐,醉生梦死,孔尚任却敏锐地看透了这浮华的世界背后既脆弱又肮脏的实质。
C.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借用妓女的目光来看待时代的浮华与文人的气节,透露出他对享乐主义的批判,对某些知识分子的失望。
D.第④段中“火种”指的是孔尚任远大的政治理想,第⑩段中“拿灵魂作成本”讽刺了那些舍弃自己的道德和良知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方便作者在叙述与议论中自由转换,但在看似客观冷静的笔调中又蕴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B.文章先总述泰州与《桃花扇》的关系,再分析《桃花扇》的创作契机,最后总结孔尚任的人生经历与《桃花扇》的内在联系。
C.“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可能得到现实的眷顾”是对孔尚任命运的总结,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具有现实意义。
D.文章主要运用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文风深沉大气,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了文化散文的魅力。
【3】孔尚任本在北方(曲阜)逝世,作者为什么要说他“在南方正月的薄雪中长逝”?
【4】结合全文,简要阐释孔尚任人生中的悖论。
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遂以为名。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莞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神宗崩,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曰:“先王制礼,君服同于父,皆斩衰三年,盖恐为人臣者不以父事其君。自汉以来,不惟人臣无服,人君遂不为三年之丧。朔望,群臣朝服以造殡宫,是以吉服临丧;人主衰服在上,是以先帝之服为人主之私丧,此二者皆礼之所不安也。”哲宗立,擢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以婿嫌辞,改祠部员外郎,又辞。除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吕公著薨,召拜右谏议大夫。蔡京镇蜀,祖禹言:“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如使守成都,其还,当使执政,不宜崇长。”迁给事中。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拜翰林学士,范氏自镇至祖禹,比三世居禁林,士论荣慕。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
(《宋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
B.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
C.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
D.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斩衰,丧服名。衣服用粗麻布制成,不缝边。斩衰与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
B.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十五那一天叫“望”,十六叫“既望”。
C.禁,指皇帝的住处。禁林,一是指皇家园林,二是指翰林院的别称。禁林在文中指的是后者。
D.《尚书》,又名《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祖禹勤于读书,潜心修史。他年幼丧父,身世孤单,每逢佳节尤感悲伤,就闭门读书;他跟从司马光编修史书,在洛阳十五年不求升迁。
B.范祖禹不媚权贵,清廉自律。他深受执掌朝政的王安石的看重,但最终未去拜见;吕公著当权,他因是吕公著的女婿而避嫌,接连推辞任命。
C.范祖禹心系天下,体恤百姓。吴地水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核查,他封还谏官的奏章,认为上奏灾情属实,不应当问罪惩责。
D.范祖禹为人耿介,直言进谏。神宗去世,他上疏论丧服之制不合礼制;宣仁太后去世后,朝廷人心不稳,他担心小人乘机害政而勇于进言。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
(2)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
【5】为什么范祖禹被赞誉为“讲官第一”?请简要概括理由。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秦太虚梅花①(节选)
苏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②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苏轼贬官黄州时期。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旁,苏轼曾任杭州通判③畀:给予;昊:广漠的天宇,苍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情立马待黄昏”交代了赏梅的时间,表现出即便黄昏时分,诗人也要赶往江边驻马欣赏梅花的兴致。
B.“竹外一枝斜更好”用语平易却极富意趣,既勾画出梅花斜倚修竹幽独娴雅的神韵,又暗合诗人落寞的情怀。
C.“万里”强调距离之远,暗示诗人迁谪辗转之愁;“十年”突出与佳人分离时间之长,抒发诗人的相思之苦。
D.最后两句感慨不如让风雨送春归去,将残留的梅香交还给苍天,本诗以此作结,曲尽意致,耐人寻味。
【2】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咏梅花,请简要赏析。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的《春望》中,通过人物自身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轻视师道,以地位、官职为理由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3)比兴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们的自然启蒙中,“万物为人所有、万物为人所用”的实利主义,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代人:只要可以吃的动物,皆入锅上桌;只要可以锯板的树木,都出山进市; 甲 。人把自己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主宰它们的生命。珠不知,我们只是自然界的物种之一,人的智慧应用于守护生命而非杀夺生命。在每一种动物、每一种植物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的生命与它们相依存。无论我们在社会中如何尊贵, 乙 。在自然中,我们需要学会卑微地自处。
我们不要麻木地活着。麻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麻木让我们不再敬畏生命,让我们失去对自然的敏锐直觉。而经常到原野中去,沐浴自然的光辉,敏锐的直觉也会慢慢恢复。当鹭鸟兴奋地在枝头起舞,当细雨窣窣在眼前低吟,当蛙鸣蝉噪沉睡于霜露,当绯红翠绿诉说着凋谢,我们见此心中会慢慢翻涌起原始情愫的白色浪花,会由衷发出“生命是多么可贵”的感慨。我们会知道,我们所经历的挫折和倦怠,实际上是那么微不足道,在自然中,我们能感知到生命的宽阔。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艺术技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生机活力和沉寂凋零写得形神毕现。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直觉的纯粹和情绪的激荡。
C.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全面地展现自然事物的各种情态,又增添语言的魅力。
D.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从视听角度写出了动物的状态和植物的情态,特点鲜明。
【2】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有人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我们在自然中能感知到生命的宽阔”更好,你是否赞同,请阐明理由。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究竟是先有花还是先有蝴蝶呢?曾经,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蝴蝶和飞蛾之类的昆虫是随花而生的。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早在地球上第一种开花植物出现之前,原始蝴蝶就已经存在。
要知道先有蝴蝶还是先有花,我们需要知道第一只蝴蝶和第一朵花谁先出现在地球上,常见的方法是,找化石。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花化石,距今1.3亿年。科学家基于模型重建了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祖先花,发现其可追溯到1.4亿年前。2012年,古生物学研究团队在有机沉积物中发现了原始鳞翅目昆虫翅膀的遗迹,研究者通过原始鳞翅目昆虫翅膀化石的研究,鳞翅目昆虫至少在2亿多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由此表明,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原始的蝴蝶和蛾类就已经出现。
那么,在花朵出现之前,这些原始蝴蝶吃什么呢?科学家普遍的观点是,蝴蝶和飞蛾等昆虫口器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吸食花蜜而发生的进化。但是,如果拥有口器的蝴蝶和蛾子是在开花植物之前出现的,那么它们是以什么为食的呢?科学家的一个猜想是,为了适应当时炎热干燥的气候,原始昆虫进化出了虹吸式的喙,便于有效摄入液体、补充迅速流失的水分。也就是说,早期蝴蝶和飞蛾的喙是用来“喝水”的。最初,它们可能是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树干的渗出物生存。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观点,每句不超过20个字。
8.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我们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有限性,意识到内在于每个人自身的限度——理性的限度、智识的限度、身体的限度、能力的限度。因为我们身体的和能力的限度,我们接受这一切我们必得承受的,但不意味着我们取消了自己的反思。恰恰相反,反思是我们自守的盾牌,也是进击的武器。只有在反思中,我们才能获得关切每一个个体处境改善的可能。
——《南风窗》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和自己的体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