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2020年前半期)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诗句,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8℃ B.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50km/h
C.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D.人的脉搏脉动一次的时间约4s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B.用钢丝代替保险丝
C.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
D.用湿布擦拭电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树荫下的光斑 D. 汽车后视镜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所受的重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平衡车的车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车前进的方向相反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B端且始终垂直于AB向上。设铁棒重力的力臂为L,则在将铁棒竖起的过程中,下列F与L的关系图像是(  )

A. B. C. D.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源电压为2V
D.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若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位置到B位置铁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Gh
C.小球到达B点时,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所以小球继续下落
D.B 位置到C 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大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如果再向水透镜内注一些水,使水透镜的焦距变小,要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光屏向右移动
B.光屏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
C.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水透镜向右移动
D.蜡烛、水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靠近水透镜左侧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丝电阻变化忽略不计)(  )

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B.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V2示数变化量相当
C.电压表V1示数和电压表V2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浮在水面上,如果把密度为的金属块甲放在木块上面,刚好能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果把同种材料乙金属块块系在木块下面,也刚好能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两容器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甲、乙金属块质量之比为
C.两种情况下,木块所受浮力变大
D.两种情况下,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1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端午节来到了,大街小巷处处可以闻到粽子的香味,这说明分子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____(选填“引”或“斥”)力。
1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现在我国运行的核电站中,是利用核__________来发电的(选填“裂变”或“聚变”),核能属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具有_____的特性。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_____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17.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无叶电风扇”比传统三瓣叶风扇,不仅造型独特美观、消除了对小朋友的安全隐患,吹出的风也是连续不间断的.其原理是利用空气流动造成的气压改变从而形成风,它的底座有台超强电动机,它吸入大量空气,再从环形的内壁缝隙向后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压强_____,周围空气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这部分喷射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1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极;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6V且不变,S闭合后电压表V1示数为2V,则灯L1和灯L2中电阻较大的是__,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是__(选填“L1”、“L2”或“一样”)大.
20. 作图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出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_______)
21. 作图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请画出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在杠杆上所加的动力F的力臂和阻力。
(________)
22. 解答题 详细信息
某家庭需要将50kg、初温为10℃的水加热到5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要燃烧0.8 m3的煤气。(,q煤气=4.2×107J/m3)
(1)这些水从10℃加热到5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0.8 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
23.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加热器的简化电路图。是发热电阻,R2阻值是15Ω,电源电压是12V。该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低温挡的电功率是6W。试求:

(1)低温档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R1的电阻是多少?
(3)高温档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24.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如图所示。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只用了30s的时间,指挥拖车在水平路面上将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6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2.7×105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求:

(1)故障车在30s内通过的路程;
(2)对故障车所做的有用功;
(3)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5. 简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小玻璃瓶开始下沉,改变手的用力情况,小玻璃瓶也会悬浮在水中。松手后小玻璃瓶会上浮,请分析小玻璃瓶上浮、下沉的原因。
26. 简答题 详细信息
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以及高功率等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使电子器件正常工作,常用热管进行降温。如图所示某一电子设备中热管的工作原理图,热管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工作时热量迅速从蒸发端流向冷凝端,请分析说明热管能迅速使设备降温的原因。
27.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小新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完成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盖纸板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则此时烧杯底部的温度 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该温度值;
(4)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
28. 实验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及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_)
(2)该同学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他检查导线与各接线柱均接触良好,猜想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出现了断路。他另外取来一支电压表,用这只电压表验证出猜想是正确的。写出他的做法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
(3)该同学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图像;
(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 U/V

2.4

电阻R/Ω

4

8

12

16

20

24

电流 I/A

0.60

0.30

0.20

0.15

0.12

0.10




(4)某同学最终得出: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探究结论。则他获得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