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湖北省荆州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奥多·舒尔茨在《传统农业的改造》一书中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B. 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
C. 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 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开放战略提出,2000多年前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再次受到大众关注,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唐代时,在这条线路上行走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 商人们普遍使用“交子”交易物品
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 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 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中叶以来,徽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有“无徽不成镇“之谚……他们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神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城,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一现象
A. 恢复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 加剧了晚明的政治腐败
D. 破坏了周边村镇的小农经济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官员在谈到盐铁官营时指出:“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排挤)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面用足。”这表明盐铁官营
A. 使政府获得经济与政治双重利益
B. 基本解除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 阻碍了社会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D. 以解决军费问题为主要目的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来看,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 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 不利于工商业资本的积累 D.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税收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 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清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高中教材版本

课文表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II )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人民出版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岳麓书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B.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 D. 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层面,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厂。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A. 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B. 与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存在着业务合作关系
C. 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
D. 受外资企业的压迫同时又对其具有严重依赖性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 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 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 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公司,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
A. 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B. 清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设厂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顺风顺水
D. 清政府严格限定企业的规模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 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B. 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C. 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D.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为李文冶引用清末1888年5个地区的实地调查,计算出的雇工经营与土地出租的收益比较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加剧
D. 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央开展了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
A. 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
B. 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
C. 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
D. 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中国海关统计)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金额(亿美元)

比重(%)

金额(亿美元)

比重(%)

金额(亿美元)

比重(%)

金额(亿美元)

比重(%)

出口商品总额

181.2

100.0

620.9

100.0

2492.1

100.0

15777.5

100.0

初级产品

91.1

150.3

158.9

125.6

254.6

10.2

817.2

5.2

工业制成品

90.1

49.7

461.8

74.4

2237.5

89.8

14962.2

94.8

机电产品

13.9

7.7

110.9

17.9

1053.1

42.3

9334.3

59.2

高新技术产品

——

——

——

——

370.4

14.9

4924.1

31.2



A. 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B. 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C.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D. 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国有企业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全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 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 反映了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 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 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 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2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夫(指御史大夫桑弘羊)曰:“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铁器兵刃……非众庶所宜事也。往者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
——西汉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这种管制(国家和君主干预经济生活)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它的职能是:“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2015年底以来,“供给侧”和“需求侧”成为高层讲坛高频词两个词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侧供给”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时实施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中亚当·斯密批评了当时中国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3)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但民营工商业发展受到了阻碍,请从“需求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时期,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诚然,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商品市场的繁荣,有它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从宋代以来一直在稳定而持续地起作用,到了明代中叶达到一个新高峰。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成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工业布局不得不进行大方位的调整。国民政府在抗战紧急状态下,为保存抗战力量,支撑危局,动员沿海及沿江的工厂大批内迁。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重心,以长江为中轴,由东部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转移。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沿江地区大约有超过1000万人先后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区域。在这些地区,拥有全部内迁工厂的1/3,共200余家工矿企业,包括兵工、冶金、机械、纺织、炼油、烟草等行业,它们集中了我国战时内迁工业的精华,成为战时生产军需和民用物资的主要基地。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文官、参军、主计等处人员在重庆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定都重庆,不仅带动了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也使得重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重庆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摘编自张忠伟《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部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新建城市

新建城镇

1979

18495

18.96

216

2361

1986

26366

24.52

347

10718

1995

35174

29.04

640

17532



——资料选编自胡顺廷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城市化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