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在线练习(2019-2020年河南省桐柏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 年是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的 90 周年。下面的生活场景,改善了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 促进了人类的进化的是( )
A. B.
C. 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 中国的朝代更替 B. 中国的昏庸君主
C. 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 中国的青铜文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 B.商 C.西周 D.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清朝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晚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期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下面对这一时期论述错误的是
A.战争不断,没有和平时期 B.诸侯国逐渐减少
C.齐、楚、秦、燕诸侯国一直存在 D.外交为战争服务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③实行分封制 ④焚书坑儒 ⑤修建灵渠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 颁布“推恩令”
B. 建立刺史制度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铸造五铢钱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百家争鸣 D. 休养生息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 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 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 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 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 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 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是“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
A. 张骞通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史记》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扁鹊——创造医疗体操“五禽戏”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示意图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中最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A.
B.
C.
D.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经济新气象)
材料一

(1)这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王具和耕作技术上有了哪些进步?
(政治新面貌)
材料二

(2)图示中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是在哪一时期完成的?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封建制度的确立主要是通过变法改革完成的。
(思想新动态)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3)请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孟子

儒家

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子

墨家

要选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

韩非子

法家




(4)这一时期各学派的治国思想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材料三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秦始皇确立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反映了秦朝什么社会现象?最后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
(3)项羽在哪场战役中消灭了秦军主力?根据材料三归纳楚汉之争中刘邦最后胜出的原因。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精英们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建造)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对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持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当时的皇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国国家主席习.平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并、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条道路”的起点在哪里?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举例证明材料三中的“这是一条商贸之路”,又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
(4)你认为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请观察下面文字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日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