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三前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列古代文明国家中,其疆域范围曾经一度与小亚细亚接壤的有
A. 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B. 古希腊和古印度
C. 古巴比伦和古希腊
D. 古印度和古埃及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雅典民主政治从梭伦、克里斯蒂尼到伯利克里时代不断发展。此时是古代中国和罗马
A. 西周||共和时代
B. 东周||共和时代
C. 秦朝||帝国时代
D. 汉朝||帝国时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说到:“由于必须对赛尔托留斯作战,人们把这个任务委托给庞培……人们不是想把海盗消灭吗,这只有庞培才办得到。而且当发生了凯撒要攻入意大利的危险的时候,元老院就把庞培召来了,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以此可以说明
A. 庞培是罗马人民信赖的英雄
B. 走向帝制是罗马人必然选择
C. 元老院亲手摧毁罗马共和国
D. 罗马人的不断扩张呼唤英雄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为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 保护弱者的原则
B. 权利平等的原则
C. 行为归责的原则
D. 注重证据的原则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A. 西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史学家朱迪斯·本内特在他的书中写道:“当时的伦敦人以他们的城市为豪:‘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不仅百业俱兴,还是养育高贵人物的摇篮’。”材料中的“当时”应是
A. 中世纪早期
B. 中世纪后期
C.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工业革命时期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派思想家的主张?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兵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尊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祭天)。”这句话所体现思想的源头要追溯到
A. 西周
B. 春秋
C. 汉朝
D. 宋朝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井田外的田地被大量开发,对生产关系的重大影响是
A. 巩固了井田制度
B. 出现追逐利益的局面
C. 奖励农耕政策的出台
D. 促进自耕农的产生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与“当今”最契合的时代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战国
D. 汉朝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 “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这种“扩张”对欧洲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B. 开始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
C. 促进了君主专制的形成
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的罗素说:“文艺复兴虽然没产生重要的理论哲学,却在政治哲学中造就了卓越无比的一人。”这人是:
A. 但丁
B. 达·芬奇
C. 米开朗琪罗
D. 马基雅弗利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建立和完善了众多现代经济制度,如现代工厂制度、现代股份制度、现代货币信用制度等等,其中不少制度的源头却在
A. 英国
B. 荷兰
C. 法国
D. 美国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这句话的作者应是
A. Locke
B. Voltaire
C. Montesquieu
D. Rousseau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英国商人曾说:“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B. 英国纺织生产能力有限
C. 中国需要改进纺织业
D.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 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 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 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博德说:“在美国,只有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其含义是
A. 资本主义制度全面胜利
B. 种族歧视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C. 欧洲资本开始大量输入
D. 欧亚移民涌入补充了劳动力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取消1825年对工会活动的限制令,但同时禁止罢工者组织纠察队。这反映英国
A. 民主政治逐步发展
B. 劳资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C. 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D. 工人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恩格斯说:“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它们一样。”这表明
A. 13、14世纪等级君主制下的王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利益
B. 英、法君主专制下的王权尚未到崇信“朕即国家”或“君权神授”的地步
C. 15、16世纪君主专制下的王权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王权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同并促进了社会政治秩序稳定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工业革命之时,不仅没有法国那样的地理优势,而且受到英国严禁新技术外流的阻隔。但是,它之所以能够突破壁垒并迅速推进工业化,得益于
A. 西部的领土开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B. 持续的移民政策和技术的借鉴创新
C. 民主的政治体制和和谐的南北关系
D. 自由的历史传统和发达的近代教育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A. 贫穷与落后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专制与愚昧
D.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①保留了君主政体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③统治者对统一的渴望
④宰相是对皇帝负责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作者主要是说
A. 病菌是西欧殖民者带给世界的第一“杀手”
B. “旧大陆来的病菌”是历史记录中的隐喻
C. 西欧启动的全球化对局部地区影响不容忽视
D. 西欧殖民者的野蛮残酷推动了全球化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其所著《蹇蹇录》第一章中洋洋得意地宣称:“将来如有人编写中日两国间当时的外交史,当必以东学党之乱为开宗明义第一章。”其意在说明:
A. 东学党起义加深了中日传统朝贡交往关系
B. 东学党起义成为传统中日关系改变的枢纽
C. 中日近代外交关系肇始于东学党起义发生
D. 东学党起义加速了日本明治政府开疆拓土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简明广东史》记载,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12,390,213元,比1837年减少33.2%,出口降至23,198,493元,比1837年减少35.7%。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B. 自然经济的抵制
C. 广州贸易地位的减弱 D. 长期战乱的影响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以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等十一个历史人物为载体,记述了一段中国的艰难历程。据此你认为“千古大变局”应是
A.中西交汇 B.制度改弦 C.朝代更易 D.战乱频繁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段话表明东周时期
A. 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 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C. 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弱
D.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进经济发展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您可知道阿贝的原意就是父亲吗?您若是作了阿贝,……国家又从您这儿多添一个会思维的生灵。这件事倒还有点儿神圣的意思在内哩。可是倘若只是由于剃了发,穿一件披肩,一件短袍,终日期待着一项微薄的收入而做了阿贝先生,那可就配不上阿贝这个称号了。”对伏尔泰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 “阿贝”是神圣的
B. “阿贝”很贪财
C. “阿贝”收入微薄
D. “阿贝”神圣性已丧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 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 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 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通过解读“1850—1990年间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变化曲线图”,进而对于该曲线图加以归纳概括,相对最为适切的结论是


A.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自然资源是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B. 科技革命、世界大战、移民政策是美国得以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大引擎
C. 内在优势、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决定了美国经济的世界地位
D. 美国经济经历了从世界工厂、金元帝国,到世界领先地位的过程
36. 详细信息
罗马复合型政体
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谈到罗马政体的优越性时说:它包含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各有其治权,而各部分的治权在整个国家里又被很谨慎地、均衡地节制着。因此没有人,甚至没有一个罗马人能够确定罗马的政体在整体上到底是贵族政体、民主政体、或是君主政体。……其结果是造成一个足以应付任何危机的团体和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政治体制。……因此,每一个人,不论公开或私下,都会克尽其分内的职守。因此,这种制度使罗马的力量举世无敌,也使罗马任其所求而无不达成其目的。
问题:
(1)这种政体系指哪一时代?“三种成分”的机构载体各是什么?
(2)哪些因素促成了波利比乌斯所称道的“民主政体”的产生?
(3)你如何认识当时罗马的这种复合型政治体制?
37. 详细信息
反对和议
1842年,给事中董宗远上奏皇帝反对和议,认为屈膝求和,将招致严重后果:“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指出:“民穷财尽,殆不可支,将何以裕国用厚民生乎?”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材料中董宗远的观点。
3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材料二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
39.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40. 详细信息
有史料记载:彼得一世改革时,如果要留胡须就得出钱买留须权,富商溜须每年征税100,官吏每年征税80,农民进城和出城每次征一文,许多保守的贵族和农民反对剪胡须,但由于“胡须税”重,只好把胡须剃掉了。
结合这段材料评说彼得一世改革
41. 详细信息
“顺风”与“逆天”
近世以来,交通便捷,西洋文明之风乃借此东渐,其势遒劲,所向披靡,……阻之无益,何若因势疏导,同沐文明之和风,……舍此别无他途也。
当西洋文明如疹疫流行之际,彼二国逆天而行,杜言防川以自闭,实属不智。虽云“唇亡齿寒”,然彼于我无丝毫之助。非特如此,盖因地理相连,西人或将我与彼二国等量齐观,是故鄙彼即非我也。……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待彼二国,则如西人即可,子不闻近墨者黑乎?是故,我国势必拒此东方之恶邻于心念也。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问题:
(1)材料中“彼二国逆天而行”中的“二国”具体指哪两个国家?作者为何称其为“逆天而行”?
(2)概括材料中福泽谕吉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你如何看待福泽谕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