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考试(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到16世纪末,英国的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可见,英国出现了
A.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B. 人文主义的新思潮
C. 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D. 血腥的“三角贸易”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
A. 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 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 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材料不能说明《权利法案》
A. 通过法律的形式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
B. 避免了严重的权力冲突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
D. 使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革命领导人寻求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独立,但他们愿意保留英国的法律及大部分英国社会和文化的传统。法国则完全不同,法国革命领导人拒绝接受现有社会,认为那是旧的秩序,并寻求用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取而代之。导致美、法革命“完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指导思想不同 B. 基本国情各异 C. 领导阶级不同 D. 地理位置各异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蓝白红旗(法国国旗)不是法国第一个用,实际是荷兰先用的,但是真正将这个旗帜打遍天下,而且扛上这面旗帜传播了整个自由、平等、博爱理念的是拿破仑。”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 B. 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国家带来灾难
C. 蓝白红旗成为了对外侵略的象征 D. 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的需要
B. 社会人士的呼吁
C. 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
D. 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所发展,而且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还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的趋势。但俄国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市场的开拓……这表明法、俄变革的共同原因是
A.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拓展 B. 启蒙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C.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D. 农奴制度在欧洲的没落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迅速提高
B.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C.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工业革命加快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共.产.党宜言》在各国的出版损写了七篇序言,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以下史实不属于《共.产.党宣言》与历史条件相结合的是(  )
A. 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 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
A. 背景 B. 经过 C. 结局 D. 影响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句话体现的最为核心的治国思想是(  )
A. 学习西方 B. 民富国强 C. 对外掠夺 D. 工业立国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 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 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 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基辛格在其《大外交》中说:“从言和的角度来看,处罚太重;从防止德国复苏的角度来看又太宽大,□□□□□注定使百废待举的民主国家长期不得安宁,必须不断地面对卷土重来桀骜不驯的德国。”□□□□□处应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华盛顿和约 C. 慕尼黑协定 D. 雅尔塔协定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瞿秋白在一段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这段日记应写于(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后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
C.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D. 苏联模式形成后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这一模式(  )
A. 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 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 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
D. 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 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 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 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 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职能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一历史事件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攻克柏林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二战期间,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当二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会以新的眼光加入到本民族争取独立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原因是( )
A. 法西斯集团覆灭 B. 启蒙运动的兴起
C. 进步思想的传播 D. 战争规模的扩大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1月13日,英国与欧盟13日就“脱欧”协议内容达成一致。当年,英国也是迟到加入欧共体的,《试论英国迟至1973年加入欧共体的原因》一文说道:“(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低的,英国的经济实力也降至第五位。而欧共体六国的经济却得益于共同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英国最终决定申请加入欧共体。”由此可见,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的目的是
A. 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状态
B. 摆脱美国的控制
C. 建立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D. 获取欧洲共同市场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赫鲁晓夫“是在断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
A. 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不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C. 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
D. 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材料中的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 延缓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
C. 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 改变了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里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 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 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对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总统奧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 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也正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联合国里以欧美占绝对优势的力量格局开始逐渐被打破,这些联合国新增加的亚非国家多达56个,占当时联合国成员国近一半。”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 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 年的380万吨。1801-1851 年, 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材料二∶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 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材料三∶英国交通发展简史。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4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 -1847 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回答,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至少答出两种变化。)
(3)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融情入景,探究问题
美国和苏联(今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其有重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解读历史,走进历史]
材料一∶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材料三∶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一道铁幕己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立足历史,展望未来]
材料四∶ (20 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主动谋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目的是在于利用中国牵制和制约苏联,以便在对苏斗争中取得主动权。“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 年九月)
(1)材料一中的“明智实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苏联 “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材料三中“东方和西方”两个核心国家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5)根据材料四,从三个方面概括美苏冷战的影响。
2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世界政治版图迅速发生变化,在东欧,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亚洲,中国、朝鲜、越南也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材料二∶ 1945 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其中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在拉美,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同美国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材料三∶战后欧洲的合作与发展, 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大陆中西部面积较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材料一所述史实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的国际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相逄一笑泯恩仇” 指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反映20世纪两国“仇”的一个事例。
(4)“欧洲的联合”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你还能举出“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的一个例子吗?
(5)请给上述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2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探究问题。
材料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变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
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它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意图称霸世界的标志。
(1)材料一中,20 世纪90年代“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是哪些重要史实导致的?
(2)据材料二,探究北约成立的原因。(提示∶需答对3个成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北约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