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二十八中2020-2021年高一期末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与以个人好恶维持的所谓的“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思想家王夫之曾感叹说:“人死于法犹有人怜,死于礼其谁怜之。”可见礼的内在性力量和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是多么大,违法的不一定违反礼。而礼是更为人们所认同,所不可逾越的规范。
回到费孝通的礼的概念,我觉得他说的“礼”在某种程度上是道德的仪式化,其实包含了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在西方文化里,没有“礼治”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费孝通的独创,但不能很好地区别出道德与“礼”,这两者都在演变,符合礼的是否就符合道德?不符合礼的是否就不符合道德?这些显然与一个社群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有关。
(摘编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三: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对礼治与法治、法治与人治的概念进行区分时,他所谈及的是狭义的礼,即儒家意义上的“礼”,而“礼治社会”也便成了与法治社会相对立的“无法”社会。他提出,以“人治”的概念与“法治”相对应是不妥帖的,因为法治其实也是“人依法而治”。与“法治”相对应的概念应是“礼治”,二者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依靠的力量。
但是,当费老进一步说明乡土社会中“礼治”的自主性和自足性时,他又在礼与传统之间划上了等号,认为“礼是传统”。而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累积起来的经验,它一代一代地进行传承,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显然,费老这时所言之“礼”已非儒家之“礼”,而是社会人类学意义上的“乡土文化”。由“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到“礼是传统”,费老相应地把礼的含义由狭义的“克己复礼”之“礼”,转变为广义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礼”,“礼治社会”的概念也随之由“无法”社会转为指称人类学意义上的传统社会,即依靠传统有效地应对生活的社会。
在“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中,传统的确构成了乡民几乎全部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礼治社会就是“无法”的,因为广义的“礼”作为一种地方性、规范性的知识,不仅包括了乡民对于表现为等级序列和纲常伦理的儒家之“礼”的认识,而且也应该包括他们对于已经衍化为其一般行为准则的“法”的理解。而且,所谓“礼治社会”也不可能是超脱于国家法律之外的存在。费老的本意是想强调乡土社会凭借传统便足以应对生活,但当他同时又在狭义的含义上使用“礼”这一概念时,便把“礼治社会”置于与“法治社会”对立的一面,认为它是“无法”的。这是他的“礼治社会”引起人们误解的症结所在。
(摘编自董建辉《“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认为礼与法的区别在于维持规范时所依靠的力量,法需要依靠国家权力推行,而礼则需要依靠传统来维持。
B.对于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而言,由社会累积的经验而形成的传统,足以解决所有生活问题,乡民不必知之,只要照办。
C.乡土社会的人们迷信思想严重,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创造了普通所谓的“仪式”,也就是礼。
D.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行为看似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秩序,这只是礼治的表象;孔子一再地强调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非天然形成。
B.“人死于法犹有人怜,死于礼其谁怜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乡土社会,礼比法更深入人心,被视为不可逾越的规范。
C.费孝通认为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因此礼治社会是“无法”的社会,法治社会也不需要“礼”的存在。
D.从三则材料来看,不同的人对于“礼”的内涵的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礼与法、礼与道德的分界线向来也不十分清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的一项是
A.礼是一种行为规范。 B.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C.礼是道德的仪式化。 D.礼是传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法治”下一个定义。
【5】陈心想和董建辉都对费孝通定义的“礼”提出质疑,请结合材料阐明他们质疑的焦点各是什么?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B.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C.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D.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尉,汉时九卿之一,掌管全国刑狱,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公或大臣,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提出的判决。
B.长者,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显贵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文中“长者”指年纪大的人。
C.刀笔之吏,古人记事用竹木简牍。以笔书写,以刀削除讹误,故刀笔之吏指主办文书的官吏,又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
D.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古代跪拜礼之一,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颇有贤才,张释之要辞官归乡,袁盎知道他贤能,奏请授张释之谒者官职;张释之分析秦汉之事,受到汉文帝赏识。
B.张释之善于进谏。汉文帝因啬夫熟知禽兽簿,对答敏捷,要授予啬夫上林令之职,张释之以周勃、张相如为例,最终劝止了文帝。
C.张释之刚直不阿。张释之阻止过司马门不下车的太子、梁王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汉文帝自责教子不严后,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
D.张释之执法公正。汉文帝要将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诛灭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坚持依法处置,最终文帝和太后同意了他的判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2)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5】为什么张释之认为不能提拔啬夫为上林令?请简要说明。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①。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B.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处。
C.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
D.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2】本诗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3) 《琵琶行》中,白居易采用闲笔渐渐引入的手法,通过悄悄询问,而引出欲言又止的羞涩的琵琶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早晚稍凉,半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一番的春天。 经过了雨季, ① 。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在昆明七八年,大家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包括老吴和老鲁。教员里有的是想出国的,有的想到清华、北大当助教,也有想回家乡办一种什么事的……有一位老兄似乎认为自己是注定了要当副教授的。 ② ,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时,他便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管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儿卖柿子的老太婆……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得这样具体,而且梦寐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公,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D.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他算是一种感觉而已。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7.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首个小长假,为了既能满足大部分游客假日出游旅行,②又能防止人员聚集、防控疫情,③并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快速回暖,④旅游景区普遍大幅度提高智慧防疫的能力,⑤实现首次预约旅游的大范围应用。⑥据国家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研究报告,⑦“五一”期间,民众旅游消费信心显著增加,⑧全国旅游产业复苏态势向好,⑨除明确规定暂不开放的演出场所外,全国旅游产业复工率达96%以上。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流畅简洁,不超过60个字。
“五一”前夕,丰巢科技发布的“快递柜超时收费”的消息,引起广大消费者关注。丰巢规定:普通用户12小时内免费保管包裹,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节假日期间不计费。如果用户开通5元月卡或12元季卡,则可7天免费长时间存放。
“五一”小长假后,随着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制的正式启动,已有杭州、上海等地的多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宣布抵制丰巢快递柜,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接到多位消费者的反映与咨询。针对近期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一事,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13日表示,智能快件箱具有小区公共服务属性,要顺应消费者需求升级,尽快将智能快件箱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
9.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大家展现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鼓励大家认真阅读。但也有人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回应那些人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