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高升学校2019年高二语文前半期期中考试免费检测试卷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人群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的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同时,越人又是中国乃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上,活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此外,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他们实际上是距今12000年左右才与中国境内的百越族群分道扬镳的。
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策源地。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7000~8000年。据吴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7000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秦汉会稽郡下属的郯县(今浙江宁波),一般认为即因海外贸易而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是在唐、宋、元。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郯县为中心的明州,从越州独立出来,自此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衰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越地商贸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给越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通过越地这一重要窗口向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扩散。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东亚文化圈的最终确立,与越地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密不可分。
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引进来”,还要求“走出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转向的结果,越文化仍是重要的参与者。越文化欲续写辉煌,也离不开对其精神特质的发扬。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时,以包客的心态拥抱世界文明——这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摘编自《<光明日报>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越地先民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B. 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原本和中国境内的百越同属一个族群。
C. 2002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
D. 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影响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的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了详实的数据,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证明观点,观点鲜明突出,有说服力。
B. 文章从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古越人的冒险精神、越地的重商传统等方面阐述了越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C. 对越地的航海传统和航海技术的考证,这是文章论述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前提。
D. 文章最后指出,发扬越文化的精神特质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分布着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对外港口,这说明越地航海传统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
B. 以郯县为中心的明州,一直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由此可见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就已展开对外贸易。
C.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败,那么海上贸易可能不会发展得这么迅速和兴盛。
D. 越文化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续写辉煌,就要继续发扬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精神特质。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奶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 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交代稻粒不容易被碾下来,碾一场稻子需要七八个小时等内容为后文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以及翻场的人们“哈欠连天”等内容作铺垫。
B. 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病埋下伏笔。
C. 爸妈对话中,“爸爸很心烦”一句表现了爸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感觉妈妈太唠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
D. 爸爸将奶奶抱起的情节,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明奶奶极其瘦弱、病情严重。
E. 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原因,表现了爸爸的表兄一家人对奶奶的关心和对爸爸的责备。
【2】小说开篇几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文言文阅读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C. 刘夙婴疾病 D.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书信的一种,一般是用来向君主陈情的。《出师表》也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
B.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庄周的作品,它表现了庄子的人生态度,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向人们阐述了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才能达到绝对自由无所待的“逍遥”境界。
C. 《楚辞》是战国时屈原的诗歌总集。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
D. 曲是继诗、词以后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也是配乐歌唱的诗,和词一样字数规定十分严格,可以加衬字,多使用口语。杂剧产生于金末元初,是在唐宋以来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戏剧形式。
【3】下列各项中全都能作为作者不去做官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②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⑤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⑥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借松写人,没在深草中的小松反衬出潦倒落魄、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B. “刺头”一词不但勾勒出小松外形特点,而且把它鲜明个性勾画出来。
C. “渐觉”一词用得精当、含蓄,侧面写出了小松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D. 三、四句连说两个“凌云”,感叹眼光短浅的时人不识小松是栋梁之材。
【2】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句子。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开篇即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用语不得体的的一项是( )
A.王老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写作的指导,今奉上力作一本,由于鄙人才学尚浅,书中存在不少谬误,特此敬请斧正。
B.日前本人不慎丢失支票一张,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打算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稍候。
C.我们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些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期盼学校领导能加以研究。
D.近来听说宝号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竭尽全力。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杨绛女士郑重发表声明,反对拍卖钱钟书的私人信件,但拍卖行置若罔闻。
B. 中国电影获本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消息,被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C. 桑丘这个角色黠中有憨,粗中有细,尽管私心重,对堂吉诃德却趋之若鹜。
D. 作为安徽新名片的合肥新桥机场已经启用,原骆岗机场在休养生息。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称谓语用得准确恰当,不但会影响交际的顺利与否,也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B.大约五成左右的战争剧为抗战题材,某些抗战剧情节荒诞不经,已经引发批评。
C.《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儒家经典著作,值得当代青年认真阅读。
D.游客在景观上刻字,主要原因是因为游客虚荣心和盲目跟风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
林黛玉给人的印象仿佛总是忧郁哀婉,有时又 。其实,她也有开朗宽厚、柔顺诚恳的一面。当她与宝玉的感情平稳发展时,她的心情就 ;当她意识到婚姻无望时,她的心情又 。
①欢快轻松 ②尖刻犀利 ③像秋风秋雨一样惨淡凄凉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10.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漫画,可从孩子、警察和喷口水者三个角度来揭示寓意,请补写出另外两个角度的寓意。

①从孩子的角度的寓意:善行不分大小,行善从小做起。
②从警察的角度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喷口水者角度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