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19年七年级上半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柳絮(xù) 粼粼(líng) 瘫痪(tān) 树杈(chà)
B.堤岸(tí) 匿笑(nì) 憔悴(chuì) 寒颤(zhàn)
C.温馨(xīn) 祷告(shòu) 倏忽(shū) 瞬间(shùn)
D.贮蓄(zhù) 拆散(chāi) 攥着(zuàn) 凝视(níng)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停滞不前 不求甚解 人声顶沸 鸦雀无声
B.独具慧眼 持之以恒 宽宏大量 蛛丝马迹
C.小心冀冀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截然不同
D.得意扬扬 问心无愧 洗尔恭听 咄咄逼人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读到会心处,我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啊!”
B.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上大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演员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在重阳节期间,我市开展并进行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动。
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惠顾、奉陪、贵庚、大驾等属于敬辞,而家母、鄙人、寒舍等则属于谦辞。
C.古代一些称谓可以代表年龄,例如“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D.娃娃、姑娘、农夫等属于名词,上、下、左、右等也属于名词。
6.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积累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各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8.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诚我们。
“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
发友,你所往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2)下面是日照市“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活动中,有关“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情况。(不超过20个字)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

比例

凭感觉交网友

19%

看重才华

17%

看重外貌

19%

看重人品

45%









(3)对于交网友的利弊,众说纷纭,班上为此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如果你是正方,请你列举在网上交朋友的好处。如果你是反方,请你列举在网上交朋友的坏处。

9.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10.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______________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3】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碗米粉
⑴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⑵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⑶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⑷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⑸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⑹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⑺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⑻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⑼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⑽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⑾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⑿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⒀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赏析下面的句子。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4】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操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那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 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13.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7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⑤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