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初二期中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通过比较可知(  )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 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 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如果物体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立即停止
C. 海洋中的海豚利用海水传播声音,交流信息
D. 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位置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陕西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生音的高低辨别方向.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 C. 振幅 D. 响度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几个验证性小游戏,其中错误的是(  )
A.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时,发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 越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越大,说明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C.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发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大,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D. 对冷玻璃片哈气,玻璃上会产生小水珠,这说明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 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真金不怕火来炼”——火焰的温度一般小于金的熔点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  )
A.控制噪声源 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 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
C. 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高,则音叉的音调越高
D. 图中,靠近正在发声的物体的蜡焰不停摆动,甚至熄灭。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
A.声波按频率分
B.减弱噪声的途径
C.声音的特征
D.声音的利用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 ℃,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 ℃,38.8 ℃,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
A. 甲的读数是36.5 ℃;乙的读数是38.8 ℃
B. 甲的读数是37.2 ℃;乙的读数是38.8 ℃
C. 甲的读数是36.5 ℃;乙的读数是36.6 ℃
D. 以上读数都不对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 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B.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熔化现象
C. 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
D. 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是圆形的
C. 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D.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太阳 B. 月亮 C. 萤火虫 D. 水母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类比法
C. 建模法
D. 等效替代法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 沿ON向后转动板A
B. 沿ON向后转动板B
C.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光线与水面夹角为25º,则反射角大小为
A. 25º
B. 35º
C. 65º
D. 75º
26.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示的器材外,还缺少_____.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示,图中的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用刻度尺测出s3=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_____m/s.
27.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小华同学暑假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行,乘坐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经过某一长直隧道.已知隧道全长为7200m,列车全长为250m,求:
(1)小华经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多少?
(3)该列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8. 解答题 详细信息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
(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大?
29.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小强发现妈妈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很快就干了,而地面瓷砖是不吸水的。为探究“水的消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强用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展在凉爽的室内、风和日丽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二块瓷砖上。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的大小均相同)
(1)地上的水干了,它属于物理学中的______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与______等因素有关。小强在室内的实验______(填“是”或“否” 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在随州农村,农业缺水现象普遍,张爷爷种了一块玉米地,玉米苗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墒,在下列措施中,应向张爷爷推荐的措施有:______。
A.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
B.中午风和日丽时浇水
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
D.在玉米蔸附近浇水
E.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树叶作简单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