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9年八年级下期历史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 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 割占中国领土
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中国开埠通商 D. 领事裁判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1年1月11日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的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海国图志》
B. 《变法通议》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1年1月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孙中山
C.林则徐
D.洪秀全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B.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 两次战争的原因相同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的下列诸项活动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 反对封建统治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严惩外国侵略者
D.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上,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的第一个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虎门条约》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A. 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 辛亥革命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兴办洋务运动以求富国强兵。这位人物是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 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在运动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以下哪一企业是在这一旗号下创办的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汉阳铁厂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③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 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战争”是指(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人民解放战争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苛刻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1925年3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
A. 83年
B. 65年
C. 50年
D. 30年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小苏: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电影《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发生在
A.平壤战役中
B.黄海战役中
C.旅顺战役中
D.威海卫战役中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
A. 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变革
B. 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
C.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8年6月,下图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下列关于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的正式开始
B. 变法内容包括改革政府机构,建立民主共和国
C.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变法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务,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持此观点的人是
A. B. C. D.
29. 判断题 详细信息
1870年,英国工厂主约翰运载了一批货物到泉州推销,想打开中国市场.到泉州后,他发现当地不仅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丰富价格低,而且工人工资也比英国低很多.第二年,约翰在泉州开办了许多工厂.
3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简述材料三所述条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
3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4)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
3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材料一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06页
材料二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第27页
(1)上述两则材料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有关?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