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9年高二上册政治月考测验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1. 详细信息
在古代,老百姓只能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④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详细信息
2018年1月23日,“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这是继前两年“和合家风”年度文化主题公益活动之后,中华世纪坛对中华家风以及传统文化更进一步的寻根问源。这次展览通过海内外各类型华人家庭的家教、家风故事,展示出中华家风在新时代的风采。“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
①创新了文化传播途径,展示了中华家风的生命力、凝聚力
②发展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④发挥了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3. 详细信息
“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使其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详细信息
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 详细信息
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我国,没时间阅读,阅读的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功利化已成为种普遍现象,青少年热衷于数字化阅读,老年人喜欢的纸质图书被边缘化。针对这种现象,文化生产企业要引领阅读、吸引阅读应
①承担社会责任,变公益为根本
②关注不同群体要求,丰富图书品种
③提高图书品味,打造文化精品
④提高文化鉴赏水平,远离文化糟粕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6. 详细信息
2018年4月,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法国预选赛圆满落幕。参赛选手们首先进行自由演讲,讲述自己与汉语和中国的故事,并在才艺表演环节通过声乐、舞蹈、乐器演奏、武术、太极拳等展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目前,法国有超过10万人学习汉语,在中国学习法语的人数也已达到13万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将汉语作为初高中生的正式学习科目,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③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汉字的传播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详细信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导将有利于
①建设和谐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文明风尚
④发展文化普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徳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8. 详细信息
国歌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休现着国家认同和民族情怀。2017年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国家标志制度。国歌立法的文化意义是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详细信息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惩治亵渎英烈的行为,明确保护英烈的责任主体、强化英烈事迹和精神宣传教育。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必将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该法的制定
①提升了全体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②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英烈的鲜明导向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得到完善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保护英烈的文化认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详细信息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深情感慨:“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为理想活着的人,就是这种精神被高度唤起的人。”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
①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发的行动
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11. 详细信息
2018年11月26日,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然而,相关部门认为此研究过程缺乏透明,基因的代际传递结果尚不可预知,有违相关法规和科学伦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科技创新并非一帆风顺,应对各种科学研究持有包容态度
②科技是文化中意识形态的部分,代表着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③科学家应该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④发展科技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才能助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2. 详细信息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新课标注重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还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这一改革的依据是
①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
②课程标准修订与完善体现了国家人才战略,反映了国家意志
③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大国自信,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
④颁布新的课标意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详细信息
在全国各地艺术舞台上活跃着一批农民艺人,他们在庄稼地上辛勤耕作。用原汁原味的词语写做,用真心全力表演,表达他们对生活对土地、对生命的朴实情感和真实感受。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④文化创作需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详细信息
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
①构筑文化长城抵制西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避免文化多样性
④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5. 详细信息
文化既有“魂”,也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之所以要“强魂”,是因为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16. 详细信息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因为意识形态
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②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③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④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决定因素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7. 详细信息
习.平在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把真正的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努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②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哲学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8. 详细信息
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下列对哲学中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④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9. 详细信息
2018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在亚热带地区生存的蜘蛛,竟然有着类似高等动物一样的哺乳和抚育后代的行为,这也是人类首次发现具有哺乳和抚育后代行为的无脊椎动物。哺乳和超长亲代抚育这两项成果将激发科学家重新衡量和定位有关哺乳现象、哺乳行为以及长期的亲代抚育在动物界,尤其是无脊椎动物中的存在现状、进化历史和意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对事物的认识不能超出经验范围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客观世界十分复杂,难以认知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0. 详细信息
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详细信息
“十年前你在做什么?”那时还没有满大街的二维码,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做这份卷子的你还是位可爱的低年级小学生……留恋也好,决绝也罢,过去的时光不复再来。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用于这一情境的是
A.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B.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C.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D.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2. 详细信息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提示我们
A.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 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C.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23. 详细信息
材料一: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中医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等。很多中医已不大会望闻问切和辩证施治了,必须借助仪器才能诊断疾病。有关中医存废的争论更是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实行西化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中的“实行西化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24. 详细信息
材料: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2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天价片酬、偷税漏税等娱乐行业乱象不断触碰人们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2018年10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某明星“阴阳合同”涉税问题的调查结果,查出其个人及企业少缴税款2.48亿元,其中偷逃税款1.34亿元,所需补缴的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加在一起,超过8亿。公平正义是社会基本的价值诉求,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明星之名声口碑如鸟之羽毛,自不爱惜必受其害。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明星之名声口碑如鸟之羽毛,自不爱惜必受其害”的认识。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影视娱乐圈的行业乱象。
26. 详细信息
孙中山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政治家,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对传统文化要“究其源流,考其利病”。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停留于口头,而是身体力行,对传统文化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改造,对“仁义礼智信”等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全新的意义。对于西方文化,则反对盲从,照搬,注重结合中国的国情汲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在汲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早在100年前,孙中山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载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为什么到近代却停留不前,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在深入反思后,孙中山先生既注重从因袭传统文化、规抚(仿效)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获,又竭力主张保存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除去糟粕,强调在恢复中华传统文明的同时学习外国的长处。这样的构思,为构建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启示。
联系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孙中山之问”?
27. 详细信息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一些专家指出,在未来100年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有可能上升1.4℃~5.8℃,全球气候变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加缺水,耕地退化和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专家呼吁,必须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请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产生的原因所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