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2019年上半年)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详细信息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燃料燃烧 C. 橙汁榨汁 D. 品红扩散
2.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水”的是(  )
A. 蒸馏水 B. 河水 C. 矿泉水 D. 自来水
3. 详细信息
以下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P B. 氮气—N2 C. 氧化镁—MgO2 D. 铝—Cl
4. 详细信息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了PM2.5的检测指标.PM2.5是指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加强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 B.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C. 大力植树造林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5. 详细信息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 动植物的呼吸 B. 铁生锈 C. 酿醋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6.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 详细信息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溶有少量的氧气
C.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8. 详细信息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变化中属于大自然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
A. 含碳燃料燃烧 B. 微生物分解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9. 详细信息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分别加入蒸馏水 B. 观察三种气体的颜色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10.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
A. 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B. 实验时,未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应取一药匙
C.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
D. 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送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11. 详细信息
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好药品,
B.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再按住胶头
C.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D. 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13.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就称取1~2g
B. 闻气体的气味时,可将鼻孔凑到容器口
C. 给物质加热时,应将受热物体放在外焰处加热
D.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相平.
14. 详细信息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5. 详细信息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碳元素_________;
(2)水银________;
(3)五氧化二磷_________;
(4)高锰酸钾________。
16. 详细信息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红磷 B.氮气 C.氧气 D.干冰
(1)可用于急救病人____; (2)可用于防止食品变质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 (4)可用于制烟幕弹______。
17. 详细信息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18. 详细信息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有一层不易洗掉的白色固体,形成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室里可用_____洗掉此白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详细信息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或“<”填空)

①装置不能漏气。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②红磷要过量,不能少量。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_1/5;
③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④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测定结果会______1/5
20. 详细信息
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

(1)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字母序号进行填空。
①用于保存高锰酸钾的容器是____
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
③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_____
④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硫粉的仪器是_____
(2)仪器的使用讲究规范,请按照仪器使用的规范填空。
①将G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时,试剂瓶盖要____放。
②向量筒中滴加液体时,滴管的下端应悬垂于量筒口_____(填“里面”或“上方”)。
③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部分。
④洗涮试管干净的标志是____。
21. 详细信息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
(1)用化学符号表示:A是____; C是____.
(2)固体D的俗称____,其用途____(写一点即可).
22.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A、B、F均为固体,A为绿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金属;C是常温下一种最常见的液体; E为无色气体;C和D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物质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
(2)写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详细信息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实验室用装置B 和G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__________如果复燃,则集满。若将装置B换成装置C,装置C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4)欲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_______法收集氧气,如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则应先在装置内______,再从______端(填“b”或“c”)通入气体;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G装置(瓶中装半瓶水),将_____端(填“c” 或“d”)接病人,通过观察_________就可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
24. 详细信息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一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3)实验2是实验1的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④号棉球先有明显的现象,通过此现象可得二氧化碳的另一性质是____.
25. 详细信息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指出下列实验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
A:____ B:____ C:_____
(2)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2.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_____;


(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以下实验中使用的溶液都是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1、取一支试管加入5g克5%的溶液,然后加入1g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2、另取一支试管加入___克 15%的溶液,再加入1g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为保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步骤2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通过实验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的速率_____。
探究实验二:


溶液
浓度

溶液质量/g

温度/℃

收集的氧气体积/ml

反应时间/S

1

30%

12

40

125

148

2

30%

12

90

125

82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 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