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高二历史期中考试(2018年上半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详细信息
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的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
A. 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否定了余粮收集制
C. 主张恢复货币自由流通
D. 促成新经济政策实施
2. 详细信息
1921年,列宁说:“目前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与材料中“国家资本主义”直接相关的举措是
A. 取消自由贸易
B. 实行固定粮食税
C. 实行按劳分配
D. 租让制和租赁制
3. 详细信息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6月份将就脱欧后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公布一份详细计划,为内阁确定共同立场设定最后期限。但是,脱欧问题的进展情况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下列有关英国脱欧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 作为创始国应有大国担当
B. 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充满曲折
C. 意味着英退出欧元区
D. 增强了欧洲民众的统一意识
4. 详细信息
下图为当代某一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地区)分布图。图中深色区域为该组织成员,该组织的特点是

A. 全球性贸易组织
B. 中国处于主导地
C. 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D. 经济政治一体化
5. 详细信息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6. 详细信息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
A. “不劳动者不得食”
B. “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C.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7. 详细信息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 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松散
B. 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不高
C. 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
D. 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8.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在美国金融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
B.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C. 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D. 适应了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
9. 详细信息
美元与黄金的关系,经历了从二战后初期的“挂钩”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脱钩”,这一变化说明了(  )
A. 美元不再是国际支付手段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C. 世界银行组织已瓦解 D. 美国与其同盟国关系破裂
10.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11. 详细信息
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缘于
A. 欧共体的成立
B. 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C. 欧盟的诞生
D.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12. 详细信息
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4万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额的90%,这说明(  )
A. 跨国公司已垄断了世界经济 B.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激烈
C. 世界各国贸易壁垒已被清除 D. 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化发展
13. 详细信息
美国GDP总量大致相当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巴西和加拿大八个国家GDP总量之和。对其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逐渐动摇
B. 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
C.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剧
14. 详细信息
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的是( )
A. 资产阶级改良派 B. 资产阶级革命派
C. 地主阶级洋务派 D. 资产阶级先进分子
15. 详细信息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
A .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 .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的政治学说说明儒家的合理性
16. 详细信息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17. 详细信息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B. “制天命而用之”
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兼相爱、交相利”
18. 详细信息
据阿拉伯人苏莱曼《东游记》说,唐时中国海船特别巨大,波斯湾风浪险恶,只有中国船能够航行无阻。阿拉伯东来货物,都要装在中国船里。当时中国船称雄海上,也就意味着中国对外通商的繁盛。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当时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是丝织品
B. 当时中国输出的瓷器受到国际市场欢迎
C. 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对外贸易繁盛
D. 当时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19. 详细信息
1898年《苏报》上写道“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从而濒临将亡的境地,这都是文言愚民祸国的罪过,“崇白话而废文言”,才能普及教育,使国人具备聪明才智,国家才能得以振兴。此观点
A.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B. 指出了文学改良的正确方向
C. 夸大了白话文的社会功效
D. 揭示了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
20. 详细信息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21. 详细信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 )
A. 社会主义本质 B. 军事建设问题 C. 经济发展问题 D. 党建问题
22. 详细信息
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不包括
A. 官方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
B. 官方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 官员选拔方面: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政治文化影响
D. 科举考试方面:考试选官,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
23.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两大理论,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两大理论交叉内容的是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C. 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D. 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24. 详细信息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 “遗其体而求其用”
B. “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25. 详细信息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 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 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以改善民生
C. 民生主义乃三民主义的核心
D. 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26. 详细信息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鲁迅
27. 详细信息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的相关主张。
材料二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
——摘自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文作者这里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
28. 详细信息
2002年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1925年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材料三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材料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要救国理论和其遗嘱体现的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什么时期?其探索出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能够找到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东汉到南北朝。“诗”“书”“画”“印”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到了唐朝五代,虽然也有很多著名文人画家,但是同样也没有出现结合的案例。直至北宋后期,苏轼、米芾等提倡将“诗”“书”“画”“印”相结合,并理论联系实际,为画作中的完美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元代,画家们大多采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行为方式,一直到明清两代,这种形式才逐渐完善。
——捕编自孙琳《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与题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绘画与明中叶的时代潮流相契合,他们的花鸟体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接近世俗生活……由沈周到陈淳到徐谓,在这股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他们笔下的花鸟形象由写实趋向“不似之似”……作品由灵动到酣畅淋漓,摒弃儒家的温柔敦厚,偏重于心灵解放与个性抒发,追求所谓的“骇世惊俗”,表达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
——《论明代写意花鸟画形成的社会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文人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人画在宋代以后出现较快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