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18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题带答案和解析(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每队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凋零/尾大不掉       萧瑟/哀猿长啸     丛菊/流水淙淙
B. 千载/怨声载道       江渚/锱铢必较     明妃/杞人忧天
C. 砧板/饮鸩止渴       潦草/穷困潦倒     朔漠/横槊赋诗
D. 歌曲/是非曲直       和诗/群山万壑     霜鬓/文质彬彬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A. 渲染  寒喧      诡秘   悚然      谙熟  灰心丧气
B. 泛滥  尴尬      瘦削   牲醴      踌躇  皮开肉腚
C. 懵懂  忖度      嫡亲   笑魇      沮丧  少不更事
D. 喧豗  蛮横      鱼凫   闭塞      参商  望尘莫及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北京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2010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B. 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滨州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C. 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巧妙的一项                             (  )
乾隆皇帝有一天对官居东阁大学士的刘墉说:“有人说你滥用同乡,结党营私,不知有无此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刘墉立刻答道:“__________。”
A.滥用同乡,结党营私之事臣万死不敢
B.此为诬蔑诽谤之词,请陛下明察
C.臣谨领陛下“无则加勉”之训
D.臣耿耿忠心可誓天日,望陛下明察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铜色的薄雾,           。水光微微的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
③微风飘来,有一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   ④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 以为轮,其曲中规                    规:规则
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树之以桑  ②谨庠序之教  ③王无罪岁  ④其曲中规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吾从而师之  ⑧则耻师焉  ⑨小学而大遗 
⑩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A. ①③/⑦/②/④⑤⑥⑧/⑨⑩    B. ①③/②⑤⑥/⑦⑧/④⑨⑩
C. ①③/②⑦/④⑥⑨⑩/⑧/⑤    D. ①③/②/⑦/⑤⑥/⑧/④⑨⑩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 《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 《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 《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11.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 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
C. 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 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 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C. 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 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12.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空缺部分,错一个字,整句不得分。
(1)《锦瑟》中作者表现自己迷茫而难分物我故而伤心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把写景和抒情自然串联,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6)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回味你的酒气
徐立新
四年前,留学莫斯科的我,每个周末的晚上都要到莫斯科一家叫“鲟鱼”的酒馆里打工,当一个端盘子的服务生。由于酒馆的地理住置非常好,而且价格也公道,因此每晚的客人都特别多,特别是周末,等待在“鲟鱼”门口的客人总是要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
但是有一个人永远都不需要排队,她便是酒馆的常客,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伊丽娜大妈。伊丽娜大妈总是在每个周末下午的5:20准时来到“鲟鱼”,然后坐到一个靠窗户的固定座位上,再十分小气地点上两盘最便宜的小菜和一小壶150亳升的低档酒。“先给我来杯水,7:00准时上酒起菜!”每次她总是这样对我吩咐道。之后,便打开随身携带的一本书,静静地看了起来,似乎不在乎外人看她的眼光。
晚上7:00正是“鲟鱼”上客的高峰期,客人们三三两两地彼此推杯换盏,热闹无比,他们酒量大得惊人,每个人都要喝上好几大壶酒,而与他们相比,伊丽娜大妈显得很另类——酒上来时,她会将酒慢慢倒入杯中,然后再将盛满酒的杯子移放在胸前,接下来她并不急于喝,而是一点一点地品尝桌子上的菜肴,其间还不时地把酒杯端到面前,但却只嗅不喝,一副自我陶醉、始终舍不得喝的样子。
更要命的是,伊丽娜大妈还故意吃得很慢,因此往往等她吃完起身离去时,“鲟鱼”里也差不多没有什么客人了。
作为“鲟鱼”老板的谢尔盖先生对伊丽娜自然是压着一肚子的火,他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售酒,每张桌子上的客人酒喝得越多,谢尔盖也就赚得越多,但伊丽娜大妈不但每次只买一壶酒馆里分量最少的酒,而且还长时间地占着一个位置,还是靠窗户能看到外边风景的位置。
但是谢尔盖又不能赶走伊丽娜大妈,因为要尊重每位进来的客人。
一天,伊丽娜大妈突然把我叫到跟前:“你一定很奇怪,一个只点酒却又不喝的老太婆,为什么总要来酒馆,是不是?”
我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现在就告诉你,我来这里是为了怀念我逝去的丈夫安德烈,他非常爱我。”接着,伊丽娜大妈开始跟我讲述起他的丈夫——“可能是由于我没能给他生育个一儿半女吧,40岁后的安德烈开始嗜酒如命,而我又激烈地反对他喝酒,觉得对他身体不好。因为在家里喝不成酒,他就常常谎称晚上要在单位加班,实际是偷偷地躲进‘鲟鱼’来喝酒。他一身酒气地回到家里,能瞒得了谁呢?”
“为了酒,我对他发过无数次脾气,我多想借机让他休了我,重娶一个,可是他没有,直到去世的那天,他才说喝酒不是为了解愁,只是喜欢,可是谁信呢?”
接着伊丽娜大妈又忧伤地说:“现在安德烈不在了,家里再也闻不到一点点酒气,但我反而觉得非常不自在,愈加思念他了!”
“其实,我来这里只是想坐一坐,感受一下他生前在这里喝酒的气氛,还有满屋的酒气,便会觉得安德烈从未离开过我。”
这真是一个出乎我意料的故事,不久后,我又将它转述给了谢尔盖。
三年后,我学成归国,离开了“鲟鱼”,从此没有了关于伊丽娜大妈的消息。直到前不久,我因事出差到莫斯科,顺道去“鲟鱼”看望谢尔盖。从他口中得知伊丽娜大妈已经于一年前去世了,并且在她的遗书中偷偷地将自己的遗产交由谢尔盖继承,以弥补她生前在“鲟鱼”三年多的时间里,只占着位置不喝酒对谢尔盖所造成的损失。
“直到办完了继承手续后我才知道,伊丽娜大妈遗产的实际价值一一几乎是‘鲟鱼’15年利润的总和!她还在遗书中说,谢谢我让她一直都感觉始终跟丈夫在一起。”说这话时,谢尔盖一脸内疚的表情。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第17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伊丽娜大妈之所以每个周末都要到“鲟鱼”酒馆来,一方面是因为酒馆价格公道,服务态度好;一方面是为了思念丈夫,回味丈夫身上的酒气。

B.伊丽娜大妈每次在酒馆的消费都很少,但在酒馆的一个好位置上呆的时间却很长,这自然影响了酒馆的收入,导致老板谢尔盖很不满。

C.伊丽娜大妈主动把她常来酒馆的原因告诉“我”,不但表明她已经看到了谢尔盖对她的不满,也表明她信任“我”不会把她的秘密告诉别人。

D.伊丽娜大妈的丈夫安德烈因妻子不能生育而不听劝阻长期酗酒,最后导致死亡,作者对安德烈的态度是既有同情也有批评。


E.这篇小说取材普通人的生活,主要人物伊丽娜大妈形象丰满;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有波澜,故事结局是小说情节的高潮,十分精彩。
(2)小说中的“我”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伊丽娜大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伊丽娜大妈把遗产交由“鲟鱼”酒店老板谢尔盖继承,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4.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题文)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15.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也没能想出办法来搭救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地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下来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地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地走出了枯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