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9年七年级语文前半期月考测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呜(háo) 彷(pánɡ)徨 仰慕(mù) 鲜(xīān)为人知
B. 赫(hè)然 衰(shuāi)微 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 高标(biāo) 校(xiào)对 调羹(ɡānɡ) 深恶(wù)痛绝
D. 抹(mǒ)杀 机杼(zhù) 澎湃(pài) 迥(jiǒnɡ)乎不同
2.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3.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
4.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B.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5.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6. 详细信息
选出词语不完全同类的的一项( )
A. 掌握 劳动 参观 观察
B. 灿烂 碧绿 可爱 贫苦
C. 神色 世界 思想 明天
D. 我们 那边 这些 非常
7. 详细信息
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A.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 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
C. 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 D. 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8. 详细信息
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可以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 ④①②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③①
9. 详细信息
指出以下故事情节与原著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因为没有听舅母的话,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
B. 劳埃德建议里德太太送简爱去学校。
C. 里德先生临死前曾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简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使女都不如,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
D. 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她再也不想呆在里德太太家了,里德太太就把她送进达劳沃德孤儿院。
10. 详细信息
1982年,导演凌子风曾将《骆驼祥子》这部名著搬上了银幕。请客外观看此部电影,并指出以下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原著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祥子连人带车被几个大兵抓去当壮丁
B. 祥子离开曹宅后,又回到人和车场
C. 祥子向刘四爷低了头,认刘四为干爹
D. 为置办虎妞丧事,祥子又被迫卖车
11. 详细信息
(题文)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节选自《骆驼祥子》)
联系《骆驼祥子》全文回答,选段中人物A是谁?祥子为什么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12. 详细信息
默写
①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②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习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
②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
③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的哪些主张值得我们重视?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古人还有一句俗语,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和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1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垃圾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肢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1】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
孤独绝望  悚然一惊 ( )  (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3】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1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