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至2018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练(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建文帝
D. 崇祯帝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郑和率领的船队,就其性质而言,并不是一般的商船队。他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 换取海外的奇珍
C. 开拓海外贸易      D. 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史学博士李约瑟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它的对手。”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A. 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 明朝国力强盛
C. 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 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下西洋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郑和下西洋距今已经六百多年了,人们之所以缅怀他,依据是
A. 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 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 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 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 明朝国威的树立
C.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航海技术的发展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 岳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寇准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 戚继光抗倭  D. 康熙帝抗俄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