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语文调研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江苏省玄武区)

1. 详细信息
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文字抄写。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2. 详细信息
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 (《诗经 关雎》)
(2)蒹葭萋萋,____。 (《诗经 蒹葭》)
(3)一日不见,____! (《诗经 子衿》)
(4)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阡陌交通,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7)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8)送别诗中,既有王维“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的缠绵伤感,也有王勃“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广阔襟怀。
3. 详细信息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人情shì(____)故           jié(____)难
风雪载(____)途             羁(____)绊
4. 详细信息
【诗词大会】
中国人信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兼济天下等东方智慧都可以在古典诗词中找到对应。 (1) ,人生的大起大落与社会的动荡变迁都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平静; (2) ,帝王将相何尝不叹服于历史的宿命? (3) ,哪一点大智慧不是从实践而来?
按照语境,将下面的选项填在上文横线上:
A.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 详细信息
【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节目创造了全新的表达,梳理沉睡的古老文物,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 ,让 。它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
仿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清晰:让_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详细信息
【见字如面】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
B. 这本家信集,辑录了傅雷作为父亲写给儿子傅聪的关于生活和艺术讨论的100多封书信。
C. 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爱子深情。
D.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指导做人是第一位的。
7. 详细信息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漂泊于安徽龙山登高之作。唐宋时,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
【1】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重阳习俗?
【2】赏析“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8. 详细信息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燕子矶
张 岱
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湁潗①,舟人至此,捷捽②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
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③过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④,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⑤,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⑥,碚礌⑦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⑧。今僧寮佛阁,故意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选自《陶庵梦忆(二)》,有删改)
【注释】①湁潗(chì jí):形容水流湍急翻滚的样子。②捽(zhuó):抓住。③蹉(cuó):差错、失误。④吴头楚尾:前为吴国,后为楚地。此处指燕子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⑤潎洌:(piē liè),水流轻疾貌。⑥寻:古代的度量单位,一寻为八尺。⑦碚礌(bèi lěi):指坚硬的石头。⑧面壁:面对墙壁静思打坐。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 佁然不动                ⑵ 以其境过清
⑶ 余三过之                ⑷ 缘山走矶上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
【3】小石潭和燕子矶的环境都比较幽静。柳宗元面对小石潭心情由____变为_____,张岱面对燕子矶却充满了_____之情,从“_____”句子即可看出。
9. 详细信息
红颜薄命的蜉蝣 张晶
仲夏时节,你会发现窗户玻璃上粘着星星点点的东西,乍一看像蚊子,近前一看是一些“颜值”比蚊子高很多的飞虫。这些小家伙全身透明,翅膀纹理清晰,甩开长长的尾巴,一对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好像一直在直勾勾地瞪着你。墙上、门帘上、路灯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的名字叫蜉蝣。
蜉蝣身体细长,成年蜉蝣体长约2.5厘米,长着极薄且花边羽翼带有光泽,尾部拖着2~3条燕尾式发射状的尾翼。蜉蝣能够拥有如此美丽的外表,是它们不停地换衣服——蜕皮的结果。
蜉蝣常常会把卵产在水洼、池塘或流动缓慢的小溪里。卵一般7~14天孵化成幼虫,幼虫靠吃水中的藻类和其他小虫为生。在接下来1~3年里,幼虫要蜕皮20多次,有些甚至多达40次。经过反复蜕皮,它们的身体逐渐长大,发育为成虫,才能获得繁育后代的机会。
蜉蝣的幼虫长出翅芽变成亚成虫的时候,会顺着水草爬出水面,趴在水边的草丛或石块上,然后蜕去最后一身暗淡的“旧衣”,换上洁白透明的“新装”,变成成虫。紧接着,它们展翅飞舞,热烈追寻自己的伴侣,竭尽全力地繁殖后代。
蜉蝣在变成成虫的同时,用来进食的上下颚也开始发生变化:上颚消失,下颚退化,完全丧失了咀嚼能力。从成为成虫到交配结束,蜉蝣一点东西都不能吃。这个过程长则一天,短则几个小时。交配完成后,蜉蝣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生命极其短暂,但在生命进化史上,蜉蝣可算得上是“寿星”。它属古生翅类,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最古老的蜉蝣化石出现在石炭纪地层,距今约3亿年。不同种类的蜉蝣遍布世界各地,充分证明了蜉蝣是生命力极强的优秀昆虫种群。
蜉蝣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全世界已知的蜉蝣大约有2000种。中国已知的蜉蝣有100多种,欧洲的品种更多一些,比如匈牙利。据报道,2013年8月25日夜间,匈牙利多瑙河沿岸突现数百万只蜉蝣,弥漫在空中的蜉蝣,要么黏在了行人的脸上,要么爬满车身。场景相当壮观。
蜉蝣对生存条件十分挑剔,它们大都会把自己的卵产在水质纯净、没有污染的水域。因此被人类评为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水污染指示生物”。水污染指示生物,如蜉蝣、田螺等,可以在一定的水质条件下生存,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变化反应敏感,常被人们用来检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状况。也就是说,有蜉蝣出现的水域,水质会比较洁净。
(选自《环球探索(青少年版)》2017年第9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蜉蝣”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在接下来1~3年里,幼虫要蜕皮20多次,有些甚至多达40次。(这句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结合选文,给“水污染指示生物”下个定义。
【3】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红颜薄命”的理解。
【4】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 蜉蝣幼虫长出翅芽变成成虫,会爬出水面,趴在水边,蜕“旧衣”,换“新装”。
B. 蜉蝣拥有美丽的外表是它们在1~3年的“漫长时光”里经历多次蜕皮的结果。
C. 匈牙利多瑙河沿岸突现数百万只蜉蝣, 说明当地的水体环境质量非常不好。
D. 如今,蜉蝣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全世界已知的蜉蝣大约有2000种。
10. 详细信息
龙 灯
罗念生
太阳是红的,桃符是红的,女人的脸也是红的,这是新年的一般喜象。你耳边不时透过爆竹的炸裂声,儿童的欢呼声,和亲友们道“拜年拜年”的祝贺声。你听了,有一种道不出的快感从头上一直流到脚跟。
初八晚上,龙王庙竖起了天灯,柱旁挂起两行菱角形红灯,招引着远近的人。十一晚上,庙里的人挤得不通风,欢跃着,狂呼着,等候出龙。忽然从龙王的宝座后,爬出一条大而发光的海龙:头上一对金亮的触角,比牛角还大;一对眼球突出尺来长,口张着,舌摆着,颏下还有青龙须;身子有十来节,每节都有丈长,上面满画着鳞甲;尾巴是扁的,像鲤鱼尾鳍。全身点着浸过油的纸条,纸条上还沾有火硝。龙身移出正殿,锣鼓花炮响闹喧天,前面是一对元宝引灯,后面是各种彩灯:鲤鱼、莲花,还有鼓形的花灯,提灯人尽是天使般的儿童。后面有个红元宝,上下转动,龙头紧紧地追逐那元宝。龙尾上跟着一大群赶龙的人。
街坊的店户远远听龙灯锣响:“当当,钱钱,当啾当啾钱啾钱!”连忙焚起香烛,香烛前还有一个红纸包着的青钱,送给龙王作贺仪。海龙走来,向神龛叩头拜年,还给主人招财进宝。主人化了束钱纸,海龙又移向他家。每条街上架起一副牌坊,上画着戏图和劝善的彩画,里面的灯光都是很亮的。龙头行到此处,要低头穿过。
远望前面火光四射,花炮一阵阵地爆着,这不是接龙,是替王大爷送求子的宝灯:一对童子抬着这宝灯在火炮欢呼里送进王家的堂屋,不到明年王大娘准添贵子!海龙进到王氏堂前,一心想吞下那个宝灯,忽然听说主人要烧花筒,心中一怔,水倒不怕,火可受不了。它朝了家神,转身出来,长长的摆在街心。主人先放几串花炮,中间夹有“天冲子”和“地耗子”,燃着时到处乱穿,有时会穿进龙的眼里,或观客的袖中。花筒点燃了;起初朝天放,等火力燃足时,火花射出几丈,放花的人才提起花筒指着龙烧。耍龙人不住地抖动身子,火花一簇簇地坠下,龙头和龙尾烧得顶惨。耍龙人不怕冷,更不怕烧,这几个花筒算得什么。一连放了十来个,有两筒因为火眼太小爆炸了,耍龙的人还要请主人烧;但主人回道:“是好手明晚再来!”大家才叫一声:“恭喜发财!”海龙又耍到他家。
又穿过几座牌坊,忽听大锣大鼓迎到面前来,走近一看,才是一条彩龙。这是两人耍的小龙,全身披上绫罗彩缎,金晃晃的在灯光下闪耀着。二龙相对点了点头,跟着抢一回宝,彩龙小巧玲珑,一会儿在地上滚动,一会儿又腾上空中;但大龙不慌不忙地用尾子将小龙缠住,转头过去却擒不住宝。这时前面燃起了九连联火炮,彩龙因怕受伤,早就逃之夭夭,剩下大龙又遭了一次火攻。
耍遍了街坊,海龙耍下乡去,人更是多。因为乡间空旷,容得了更多的人。远远望去,真像一条活龙,前前后后还有千百个灯笼火把。首先走过一间茅屋,屋主人是个渔夫,他恭恭敬敬地向海龙进香叩首,惟愿龙王今年多送他几尾大鱼。
跟着龙灯耍到保正庄上,打引灯的会首先向保正贺年,祝福他人财两旺。保正把祭台抬出大门,上面摆一台很体面的茶食。保正亲身接了龙,大家齐声道个“恭喜发财”。龙进了正堂,向神主朝贺,叩三下头,摆几下尾,才仰起退出。在地坝上兜了几道圈子,打了几个滚,现出很活泼的样儿,花炮不断在它身周响,地面的纸壳积了很厚一层,满屋中缭绕着火药的烟味。看热闹的人尽都挤上阶沿,地坝上只剩龙灯在火花中四处浮游,做出各样的舞态。花筒围着龙烧,火花充满了天空,没有一丝儿空隙;有时更听得几声巨响。烧到后来,龙灯里的火全舞熄了,保正看见,笑得半天合不了口。等他合了口,便吩咐一声:“饶了他们,明晚再来!”耍龙人立定了,高唱几声:“恭喜发财!”请到堂中吃茶点。大家谢了主人,舞起龙灯又耍到他家,像这样的花火不知今晚还要碰着几回。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有删改)
【1】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六字短语概括所写的几件事。
海龙出庙逐宝——____——海龙吞灯被烧——______——海龙下乡贺年
【2】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你听了,有一种道不出的快感从头上一直流到脚跟。(这里的“流”不能换成“掉”字,为什么?)
(2)耍遍了街坊,海龙耍下乡去,人更是多。(这里的“耍”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何妙处?)
【3】围绕“海龙”,作者描写了各色人等的表现与反应。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4】结合选文和出自《社戏》的链接材料,说说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艺术怎样才能被儿童接受和喜爱。
【材料一】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
【材料二】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 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11. 详细信息
修改下面的习作片段。
(甲)每年元宵节,我最惦记的地方肯定是夫子庙。正月十五下午七时,(乙)天已经黑透,【A】从密密麻麻的人头上方就能【B】望见夫子庙上空的灯火。进了夫子庙,到处张灯结彩,有一个园里的花灯特别有趣。这园里人很多,许多大人的肩上扛着小孩子。(丙)有的咿咿呀呀指指点点,有的津津有味地吃着糖葫芦,更多的则提着的灯笼流光溢彩。似乎大人们的肩上是另外一个世界,那里不拥挤,而且能以更好的视角欣赏花灯。
(1)文中(甲)句的主干是:_________。
(2)如果把“远远”一词放在(乙)句中,该放在____(填字母)处。
(3)(丙)句表达前后不够连贯,可以改成:_______
12. 详细信息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各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别有韵味的传统习俗、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别具匠心的文学艺术……不一而足。文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寄寓着我们的情思。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文化的理解,以“你也在这里”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