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考试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1. 详细信息
孔子认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视。“本质思想”是
A. 追求天下为公
B. 崇尚秩序
C. 主张仁政
D. 天人感应
2. 详细信息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3. 详细信息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以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4.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下列可支持此观点的有
①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墨家学说开启“重农抑商”的先河
③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
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详细信息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 宣扬君权神授
B. 解释天人感应
C. 劝君主行仁政
D. 强调教化民众
 
6. 详细信息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 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 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7. 详细信息
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A. 善和德
B. 仁和礼
C. 理和气
D. 知和行
 
8. 详细信息
《白鹿洞学规》指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由此可知,白鹿洞书院的创设精神是
A. 协助士子应举
B. 建立道德典范
C. 支持经学研究
D. 赞助社会事业
 
9. 详细信息
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上述观点
①体现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借鉴道家的思想主张
③渗透格物致知的思想
④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详细信息
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 天人感应
B. 知行合一
C. 经世致用
D. 格物致知
 
11. 详细信息
王守仁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据此可见
A. 王阳明鄙视孔子为圣人
B. 心学提倡善恶自明为良知
C.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精髓
D. 王阳明背离传统儒学思想
12. 详细信息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为邦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13. 详细信息
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14. 详细信息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椎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 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 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C. 阐强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 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沦
15. 详细信息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 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16. 详细信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重实用
B. 重理论
C. 重民众
D. 重实验
 
17. 详细信息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自然主义
18. 详细信息
《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 展现了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气度
B. 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 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D.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19. 详细信息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 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 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 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20. 详细信息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21. 详细信息
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体现出古代戏曲的
A. 教化功能
B. 娱乐功能
C. 程式化特点
D. 虚拟性特征
 
22. 详细信息
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被认为“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这说明
A. 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
B. 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
C. 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D. 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
 
23. 详细信息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材料表明魏源
A. 认识到西方只有军事技术发达
B. 认为西方民用技术优于中国
C. 具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思想
D. 正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4. 详细信息
1864年,李鸿章提出:“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而才亦可集。”材料表明李鸿章意在
A. 学西洋科技和寻觅制器之人 B. 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改革科举制促进人才培养 D. 学习外国利器挽救危亡
 
25. 详细信息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以下各项中,属于“在传统外变”的代表性主张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D. “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26. 详细信息
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这反映康有为
A. 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 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
C. 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D. 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27. 详细信息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可能是
A.维新派批判洋务运动? B.革命派批判维新变法
C.义和团批判维新 D.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