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15年福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语文题开卷有益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8分)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自2013年5月15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小题2】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4分)
特点:                                                                            


2.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完成3~5题。(15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是日更定矣(                 ) (2)余挐一小舟(                  )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4)是金陵人,客此(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                                                                              
【小题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分)
答:                                                                               

3. 作文 详细信息
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阳光、土地、空气的温度是人类生命之泉的本源,情感、文字、声音的温度是人类灵魂家园的归依……请以“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在你身边,我        (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4.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10分)
【小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              ,他是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的精神,                      的意志,                              的高贵品质。(5分)
【小题2】祥子的人生可以用“三起三落”来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中的“一起一落”。(字数在100字以内)(5分)





5.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研究性学习(8分)
2013年4月,两岸直航五周年之际,莆田某中学迎来了台湾学生交流团。校方举办了“同根同源话清明,一脉相承思传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图话清明】
【小题1】右图为小清珍藏的清明节特制纪念邮戳。请仔细观察并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画面内容。(4分)






【文话清明】
【小题2】台湾和莆田有许多相似的清明民俗文化,如祭祖、踏青、做清明粿等。但是现在,年轻人更愿意过洋节,“祭祖踏青”输给了“玫瑰巧克力”。在“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活动中,学生们就此现象谈了各自的看法。参考以下材料,请就“如何推广清明节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至少说两点)(4分)
材料一: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因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为了防止寒食伤身,就有了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户外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祖的伤感,也有踏青的放松。
材料二:2013年4月3日,两岸青年清明祭祖联谊会如期举行,两岸百名青年共聚一堂,寻民族根,话中国梦。
材料三:“清明时节雨纷纷”……两岸学子齐诵经典。可见,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早已溶入海内外华人的血液中,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
建议: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7分)
我站在料峭的寒气里,期待着春的到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的脚步近了。此时可真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它让你忽然感到天地要为之一新了,你立即意识到春天来了!
在冬日犹存的天地里,春天的气息A悄qiǎo然而至。可是,当你伸着鼻子着意一吸,它又骤然消失。原来,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B若隐yǐng若见、似有若无。春天不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更是一种气味,它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春天不仅是一种声响,而且更是一种生命,它不可遏制地绽放在乍暖还寒的空气中;春天不仅是一种生机,而且更是一种力量,它C迫不及jī侍地散发精灵般的气息。所以,春天最初是闻到的。去把冻红的鼻子伸进这寒冷的空气中吧。
(1)文段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文段中引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抓住那些自然景物描摹出早春的特点?请找出并填在横线上。                                                  (2分)
(3)仿照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一句你对春天的感悟吧。(注意加点词语)(3分)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家是一棵流泪的树
李兴海
①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有一条名叫喀喇昆仑的山脉。在它的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有一个名叫神仙湾的边防哨所。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在这个地方保家卫国。
②我没去过他那里,我只能偶尔从电话中了解关于他在那里的一切。
③他已经多年没回家。他的父母在农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知道他在新疆的雪山上,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
④我从各类书本上寻找关于这个地域的信息。A内心忽然一片潮湿。
⑤这个被称为“高原上之高原”的神仙湾,海拔高5380米。一年里,冬季长达6个多月,年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昼夜最大温差可达30摄氏度。最恶劣的是,此地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紫外线强度也比平原高出50%。
⑥他曾给他的父母邮过两件新疆特产的羊毛大衣,并在口袋里夹寄了一封仓促写成的信件。信的内容很短,笔迹潦草,是我站在门口给他父母亲口念的。
⑦“B爸,妈,我在新疆很好,这里到处都是葡萄干和羊肉串,当然,羊毛大衣也很便宜。我给你们买了两件,很暖和,希望你们二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孝敬……”
⑧这显然是一封未完成的信件。“孝敬”二字后面,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很多很多的泪要流,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也许是返回哨岗的号角已经吹响,也许是一年才来一次的邮递车将要开走,也许……也许……
⑨起初,我真以为他所在的地方真有百般好,还在难得接通的电话中埋怨他:“为何过年都不回来?怎么也不给我邮点新疆哈密瓜?”他毫无抱怨,光是傻笑。
⑩后来得知实情,忽然有种落泪的冲动。他每天吃的是压缩干粮,喝的是70摄氏度就沸腾的雪水。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甚至只能用尿液来使自热米饭升温。C他所在的地方,长不出一株小草,更没有绿树。
⑾他让我替他保密,无论如何,千万不能让他的父母知道实情,他不想让他们担心。
⑿第六次电话,是在2010年的冬天。他仍然告诉我,过年无法回家。那一刻,我没有骂他,我只是轻声说了句“兄弟放心,二老有我” 。他便在电话那头哭得没了声音。
⒀2012年1月4日,部队正式通知他,今年可以回家探亲。我从北京转机赶去乌鲁木齐接他。见面之后,他告诉我:两个年轻的战友用部队的大车把他直接送到喀什。中途,车停了,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跑下车,抱着路旁的两棵大树痛哭不止。
⒁为什么要哭?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知道他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绿色,没有吃过青菜,没有回过家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被这奇怪的一幕所打动。
⒂他们是真正的守卫者。虽然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和男人的孤独守卫着祖国的太平,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家。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
【小题1】“我”对朋友的感情前后有些变化,仔细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由起初“                   ”到后来“                         ”。(4分)
(2)结合全文,说说 “我”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答:                                                                                


                                                                                  
【小题2】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全文却多处写到男儿泪。从文中任选一处相关片段,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写该段。(字数不少于40字)(提示:可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想象要合情合理)(5分)



                                                                                  
【小题3】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初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进行点评。(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小题4】家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家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尺素传情;家是一片广袤的土地,让人爱得深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的理解。(5分)





8.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用课文原句填空(选填10处即可)(10分)
⑴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⑵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⑶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⑷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⑸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⑹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⑺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                                  ,                                 。”
⑻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辛劳与快乐的诗句是:“                                   ,                                。”
⑼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以拟人手法,借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